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一次温情的回归:试析苏童的《白雪猪头》和《人民的鱼》
作者: 张莹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温情   新世纪  
描述: 《白雪猪头》和《人民的鱼》是苏童发表于2002年的两篇小说。小说展现了物质贫乏年代百姓的生活现实和生活智慧,塑造了一些鲜活的平民女性的形象,凸显了人情的温暖和人性的美好。这两篇小说在艺术上隐匿了先锋色彩而向现实靠拢,让我们看到进入新世纪的苏童创作上的一次温情的回归。
论乔叶小说的温情叙事
作者: 郑新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心灵救赎   乔叶   底层生活  
描述: 乔叶的小说涉笔城乡,却不突显其尖锐的二元对立,而是用平实、细密的文学描摹底层人物在城乡间的真实生活状态;书写日常生活,却未陷入平庸、琐碎的窠臼,而是带着温情、理解的态度细究人生的多样、人性的复杂。乔
论迟子建新时期底层写作中的城市底层女性形象
作者: 王忠信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人性   底层女性   苦难   迟子建  
描述: 的女人们的苦难、沉沦及痛苦挣扎,揭示出这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女性艰难、粗俗的生存状态。但迟子建在书写苦难的同时,也展现了她们身上朴素、善良的人性光彩和顽强的生命活力,透露出缕缕温情。迟子建的底层写作,充满了现实关照和人道主义情怀。
论迟子建新时期底层写作中的城市底层女性形象
作者: 王忠信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人性   底层女性   苦难   迟子建  
描述: 进入90年代后,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对城市底层女性的痛苦与不幸寄予了深切地关怀。在她的《踏着月光的行板》、《零作坊》和《泥霞池》等小说中,作家叙写了这些从乡村来到城市的女人们的苦难、沉沦及痛苦挣扎,揭示出这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女性艰难、粗俗的生存状态。
村上春树小说的女性解读:以青春三部曲为例
作者: 董群智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女性意识   青春三部曲   村上春树   女性形象  
描述: 、生活化的特性。她们主要作为男主人公性伴侣的身份出现在文本中,各自不同的行为所蕴含的温情感动了男主人公,成为他们牵挂依恋的对象。解读她们,可以帮助读者较为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女性意识,进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论迟子建小说的女性人物
作者: 詹浩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人生悲剧   命运   迟子建   女性人物  
描述: 从80年代中期至现在,迟子建给读者带来了一百多篇小说,同时还给我们送来了散文随笔,让读者为之感叹。在阅读迟子建的小说中,我们发现她尤其善于描写女性人物,关注女性人物由于命运的无端拨弄带来了人生悲剧以及她们对待悲剧的态度。
从传统文化看中西女性文学之差异
作者: 耿伟伟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文学   意识   传统文化   女性  
描述: 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一直以来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鲜明特征存在着尖锐的对立,我们一提及这一文学形式便很自然地认为她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语境之上的,且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处在一种势不两立的对抗之中。但是中国的女性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又势必深受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论证了中西女性文学的差异之所在。
对陷阱中人类生活的探究:斯好小说解读
作者: 薛南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追问   追求   内心   散文创作   探究   荒诞感   女性文学   小说   生命意义  
描述: 斯好早期的散文创作总是带着脉脉温情去描画生活和大自然,表现对爱和美的追求。但进入90年代之后,其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现实的平庸委琐、人性的冷峻严酷的感受取代了她先前对爱和美的不懈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