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海伦】搜索到相关结果 29 条
-
哈利与海伦的人物形象对照
-
作者:
蔡学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伤口感染
自我意识
性格特征
自我毁灭
形象对照
海明威
女性形象
哈里
短篇小说
-
描述: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哈里携带妻子海伦来到非洲打猎,寻求刺激,希望自己可以从头开始,写出好的作品。但不幸的是,由于刺破了膝盖,伤口感染
-
女性美的绝代颂歌
-
作者:
师钰娟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符号
女性美
伊利亚特
海伦
希腊史诗
汉乐府民歌
陌上桑
女性形象
典范性
罗敷
-
描述: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刻画的秦罗敷和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所刻画的海伦这两位绝色美女,她们以不同的风貌诠释了美的多层姿态,经典的侧面描写使她们凝聚成美的指代性符号,使一切对美的具象描绘都黯然失色。这
-
作为女性或女性主义的荷马
-
作者:
曾艳兵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马时代
伊利亚特
西方文学
奥德赛
海伦
女性角色
荷马史诗
女性形象
战争
女性主义
-
描述:
荷马是站立在西方文学长河源头的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和公元前8世纪之间。"他是诗人、哲学家、神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农林学家、工艺家、战争学家、杂家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在一切方面为希腊乃至
-
徐訏的革命与情爱:浅析《风萧萧》
-
作者:
刘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
女性美
局外人
女主人公
海伦
人性
革命
第一人称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自从中国现代小说兴起,"革命+恋爱"就成为一个经典主题。本文以徐訏的小说《风萧萧》为主要探讨对象,力图探索徐訏式的"革命与情爱",他属于"革命+恋爱"谱系的一个小小的变奏。《风萧萧》的小说材料包罗多项,且都是成为畅销小说的因素:抗日、谍战、享乐、感情、美女、死亡等,说它是奇情浪漫小说应不为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年轻的哲学家与三个美丽的女性之间的情感纠葛。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
-
《荷马史诗》的女性观
-
作者:
李雪平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文学
海伦
文学价值
女性崇拜
女性观
荷马史诗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男性
-
描述:
荷马史诗被誉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史诗塑造了很多英勇无畏、足智多谋的英雄人物,同时又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作为欧洲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雏形,对后世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试析海伦、娜拉出走之比较
-
作者:
王晓红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文学作品
文明程度
妇女
人类
女人
十八世纪
男人
-
描述:
有人说对妇女的尊重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但多少世纪以来,女人意味着什么?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要守规矩,守男人的规矩是人类的天经地义。因而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大多是贤妻良母,贞女,温顺的情人或伶俐的少女,他们在生活中更多的时候表现出怯懦,妥协和迷茫这些传统的妇女描写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
-
海伦·亨廷顿--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
作者:
裘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亨廷顿
安娜·卡列尼娜
《女房客》
女性意识
妇女解放运动
渥伦斯基
劳伦斯
安妮·勃朗特
男权主义
-
描述:
海伦·亨廷顿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 勃朗特三姐妹中小妹妹安妮·勃朗特(1820—1849)《女房客》(原名《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中的女主人公。中国读者对她还不熟悉,但她在英国文学史,尤其是英国
-
她们同路不同归——谈海伦·亨廷顿和子君
-
作者:
徐拯民
来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涓生
海伦
亨廷顿
妇女形象
勃朗特
鲁迅
独特艺术
婚姻自由
女性文学
-
描述:
的小妹妹安妮·勃朗特。她在1848年发表了小说《女房客》,成功地塑造了海伦.亨廷顿这一女主人公形象。无独有偶,伟大的鲁迅先生在1925年写出了《伤逝》,他以深邃的思想创造了“子君”这一妇女形象。海伦和子君
-
论《永别了,武器》中暗含的次情节——海伦·弗格森的女性同性恋倾向
-
作者:
米莱姆·门德尔
姜哲军
来源:
呼兰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克莱
女性同性恋
凯瑟琳
女主人公
海伦
武器》
弗格森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永别了
次要人物
-
描述:
本文译自《海明威评论》1994年秋季号,《海明威评论》,爱达荷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专门论述海明威的著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弗格森作为次要人物的心理和人格倾向,用大量事实以及对原著作细致的研究,阐述了弗格森与女主人公凯瑟琳·巴克莱之间的女性同性恋情结,同时分析了次要人物弗格森与盖奇小姐对两位主人公性格塑造的辅助作用,并且还指出了作家海明威用第一人称作为小说叙述者及主人公的局限性.其中,对主人公凯瑟琳·巴克莱与弗格森之间的同性恋观点的提出,在国外最新海明威研究中还属首次,观点新颖,论据充实,颇具前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