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别的压抑之后,在时代的更替、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时,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提倡下,少数知识分子以被动的姿态寻求女性解放。觉醒之后,她们开始以积极姿态回应,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求证自我,从最初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出发,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带着强烈的背离传统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女性固有形象。冰心、庐隐、冯阮君、梅娘、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性作家最先将自身的体验诉诸笔端,以敏感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存现状展开描述和建构,从意识的觉醒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别的压抑之后,在时代的更替、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时,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提倡下,少数知识分子以被动的姿态寻求女性解放。觉醒之后,她们开始以积极姿态回应,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求证自我,从最初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出发,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带着强烈的背离传统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女性固有形象。冰心、庐隐、冯阮君、梅娘、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性作家最先将自身的体验诉诸笔端,以敏感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存现状展开描述和建构,从意识的觉醒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别的压抑之后,在时代的更替、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时,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提倡下,少数知识分子以被动的姿态寻求女性解放。觉醒之后,她们开始以积极姿态回应,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求证自我,从最初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出发,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带着强烈的背离传统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女性固有形象。冰心、庐隐、冯阮君、梅娘、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性作家最先将自身的体验诉诸笔端,以敏感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存现状展开描述和建构,从意识的觉醒
中共将妇女解放纳入民族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及理论支撑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民族解放   女国民  
描述: 中共四大的妇女运动决议案首次提出将妇女运动作为民族解放运动要素的理论原则。它顺应了20世纪初劳动解放、民族解放、妇女解放的国际潮流,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根植于"我在家国中"的中国文化
论向警予的妇女解决思想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权运动   民族解放   妇女运动   阶级解放   国民革命   向警予  
描述: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模范的妇女运动领袖,现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妇女解放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向警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样板戏:女性意识的迷失与遮蔽
作者: 陈吉德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样板戏   拯救者   女性意识   革命意识   民族解放   阶级意识   爱情   革命斗争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样板戏在中国戏剧接受史上可谓是一个奇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叶至七十年代中叶的整整十年间,样板戏成了阿尔都塞所谓的意识形态“询唤”的理想化工具。如今,样板戏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积淀贮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以女权主义理论审视样板戏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就会发现这些女性形象都成了图解革命概念、图解阶级概
电影中新女性形象的变迁
作者: 朱辉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电影形象   民族解放   新女性形象   “新女性”   个性解放   杰出女性   审美理想   电影编导   路线斗争  
描述: 新女性是一个时代的杰出女性,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杰出女性。新女性形象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作为时代镜子的电影,在反映时代变迁的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新女性形象的变化,而且更集中、更典型。所以在本文中,我们拟从电影这面镜子来透视新女性形象的变化。 一 中国电影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女性银幕形象。其中就有不少是从现实中发掘出来的、显示出社会未来发展趋向的、凝聚了电影编导和广大观众的审美理想的新女性形象。从《新女性》(1935)到《新潮姑娘》(1992),中国电影编导们相当自觉地、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的特点
作者: 周蕾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指导委员会   自卫战争   妇女解放   妇女地位   民族解放   抗日根据地   妇女干部   妇女组织   中共中央组织部   妇女工作  
描述: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制定相关政策,动员妇女参加抗战,维护妇女权益,组建妇女组织,团结各界妇女群众,推动了妇女解放,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动员广大妇女投身抗战,在民族解放中实现妇女解放。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自卫战争,动员
女红军长征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作者: 范红霞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运动   民族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   革命组织   革命根据地   个性解放   极限挑战   急流险滩   岁月流逝  
描述: 80年前,数以千计的女红军追随中国工农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她们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非凡毅力,克服特殊的生理困难,突破生命极限挑战,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长征路上一道别样风景。21世纪的今天,随着对长征和女红军长征认识的不断增强,当我们回首长征,重温长征故事,越来越深刻感受到女红军长征不仅促进了女性自身的解放和妇女运动发展,更重要的是长征铸就了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