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民族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孙犁小说的女性母题与民族文化本体的重塑
-
作者:
王桂荣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民族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家孙犁始终把农村的劳动妇女置于审视中心,对于女主人公生命力量、生存环境、历史命运、价值取向的探寻追求,实际上是作家观察把握社会、历史,重塑民族文化本体而进入文学创作的一个切入点,形成作家创作的一种潜在动力与文化追求,借助女性母题对传统文化进行苦心孤诣的弘扬
-
论《浮现》中的民族文化生存危机主题
-
作者:
汤蓉
来源:
三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文学主题
民族文化
-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加拿大文学代言人",其作品往往以加拿大为背景,以诗人的气质、幽默的文风和理性的反思,讲述了社会中自我身份与社会角色相冲突的故事。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民族意识,阿特伍德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男性文化主宰下始终具有异化感的女性形象,描述了她们的困境与选择、迷惘与追寻、探索与幸存之路。其作品往往以女性主义、民族主义和生态主义三大主题其中之一为主,其他为辅,相互交错融合。本文主要以《浮现》为例,集中探寻加拿大如何在法、英殖
-
女性主义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从《黑娃》看托妮·莫里森的女性主义立场
-
作者:
李琴
来源:
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黑娃》
女性主义
-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的小说以自己作为黑人女性的特殊经历为依托 ,从一个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 ,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黑娃》通过对黑人女性的分析 ,阐释了托妮·莫里森的女性主义立场
-
近年来国内民族地区旅游研究进展
-
作者:
罗斌贝敏
马耀峰
陈蓉
来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
旅游
-
描述:
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归纳和梳理了近年来国内民族地区旅游研究内容,以期把握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旅游对民族地区的影响、民族地区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社区参与、民族地区女性研究、民族地区利益相关者。分析发现,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研究深度逐渐加强;实证研究较多,应用多学科理论为基础,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
-
大学生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作者:
李东风
吴琦
来源: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民族文化
文化认同
大学生
-
描述: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灵魂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与不竭动力,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文化认同问题,应对出现的问题,应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认同感教育,给中国社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浅谈民族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影响
-
作者:
段晓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
女性文学
云南
-
描述:
、拉祜族、基诺族等等在其它省份很少见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经历着洗礼,特别是逐渐被发展起来的女性文学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本文从民族文化的概念出发,重点分析民族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影响。
-
浅谈民族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影响
-
作者:
木志宏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影响
女性文学
云南少数民族
-
描述:
云南拥有多样的民族语言资源,境内26个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社会发展历史,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阐述了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诞生、发展及产生的深远意义.
-
论鲍义志的小说创作及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军林
赵洪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民族文化
土族
女性形象
鲍义志
-
描述:
鲍义志作为土族当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他的小说从不同的侧面对土族文化进行了展示。其小说主要以农村题材为主,凸显土族人民在历史变革时期的生存世相。笔者从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以《呜咽的牛角号》中的小说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小说创作中所受到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方言俚语的运用及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对不同女性进行塑造和描写的同时,也揭示出他的女性观。
-
政治 道德 现代性——论十七年农村小说中的婚变
-
作者:
黄晓华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变”题材
农村小说
艺术风格
民族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政治 道德 现代性——论十七年农村小说中的婚变
-
中外古典文学中家庭妇女形象的比较
-
作者:
方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民族文化
家庭妇女形象
-
描述:
一、好一对粉头莎士比亚去世后第七年,感谢他剧团同仁的努力,莎士比亚戏剧全集问世了(1623)。在我国,署名“兰陵笑笑生”的十卷本《金瓶梅词话》出版于明万历丁巳年,即莎士比亚逝世后一年(1617)。莎剧和这部话本怎么拉扯在一起了?并非完全没有缘故。例如莎士比亚创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金瓶梅》的作者同样惟妙惟肖地把品貌性情各不相同的一群妇女的音容笑貌一一再现在纸上;这一份艺术功力也许不输于和他同时代(?)的莎士比亚,以及在他之后一个多世纪的曹雪芹吧。只是不能谈思想境界——“笑笑生”和中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