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毛泽东】搜索到相关结果 77 条
-
论毛泽东对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
赵海月
程铭莉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继承发展
毛泽东
恩格斯
女性解放思想
-
描述:
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属性。毛泽东将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女性解放的主体力量、前提、条件、基础和重要内容等方面
-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文化批判视角和女权自由主张
-
作者:
赵春
来源: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权
妇女运动
毛泽东
女权自由
-
描述:
毛泽东注重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审视妇女生存的困境,基于此而明确提出的女权自由观点成为他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将女权自由思想与妇女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保障妇女参政议政以及提升
-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建设的思想
-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社团管理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革命
毛泽东
群众组织
-
描述:
“组织起来”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思想,并成为党领导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一项节娶工作方针毛泽东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群众用体和集体互助组织视为落买党
-
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
-
作者:
杨慧
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毛泽东
思想
特点
-
描述: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实践性,即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二是革命性,即主张妇女运动与社会革命相融汇;三是主体性,即以妇女的立场审视妇女问题,重视妇女的特殊权益;而时代性则显示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顺应时代需求、追随时代前进的鲜明特征。
-
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
-
作者:
康琼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
毛泽东
-
描述: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基础 ,主要包括妇女问题产生的根源、妇女解放的道路、妇女在革命和生产中的伟大作用、妇女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几个方面。
-
浅析毛泽东关于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
-
作者:
张艳霞
来源:
商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妇女解放
毛泽东
妇女地位思想
-
描述:
毛泽东关于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对中国妇女问题产生的根源、妇女在革命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及妇女解放道路等问题的探讨
-
毛泽东与中国延安女子大学
-
作者:
刘霞
来源:
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地位
妇女运动
毛泽东
中国延安女子大学
妇女干部
-
描述:
1939年7月20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女子大学,这一举措体现了毛泽东“没有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要开展妇女运动是不可能的”妇女解放思想,也是党培养干部的一个创举,对当今妇女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从陈独秀到毛泽东
-
作者:
文卫勇
刘翊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
陈独秀
李大钊
女权思想
向警予
-
描述:
经济观分析女性问题,向警予强调女性受教育权,毛泽东主张立法改革封建婚姻制度。他们的女权思想沿着一条"破旧—立新—实践—立法保障"的线路,层层递进。这一进路发挥了思想启蒙作用并引领了当时妇女运动的新风尚。
-
中共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
-
作者:
江静
江珂
来源:
百科知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员
毛泽东
长沙县
故居
中共
李大钊
-
描述:
在湖南长沙县开慧乡缪家洞,坐落着缪伯英的故居,这里距永远的骄杨——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故里仅几十里之遥,黄兴、徐特立、李维汉、田汉等著名革命者的故居也离此不远。缪伯英是中共第一位女党员,1920年在北大由李大钊直接介绍入党,她为中共早期革命事业和中国的妇女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
-
“莎菲女士”在延安:丁玲对革命女性地位的探讨
-
作者:
盛汝真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灵创伤
莎菲
女性意识
革命
传统道德
丁玲
延安
毛泽东
女性形象
时代情绪
-
描述:
一丁玲是一个敏锐感受时代情绪的作家,尤其对女性的关注和描写,折射女性的心理体验。她最早的作品如《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阿毛姑娘》,描写了负着时代苦闷与心灵创伤的叛逆女性,喊出了她们的不满与不平,基调哀怨而又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