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夏娃还未觉醒——我看贾平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
作者: 张芸   来源: 集宁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心理   现代意识   文学世界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儒家伦理   贾平凹   女性形象塑造   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  
描述: 拜伦有言:“可怕的是:既不能和女人一起生活,也不能过没有女人的生活.”拜伦之心态可谓绝妙而精辟地概括了男性对女性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个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既不能缺少女性形象塑造,又如何去塑造女性形象的问题.在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中,显而易见地存在这种矛盾心理.贾平凹,这个朴拙的陕西汉子自在文坛上刮起一股商州文学的旋风之后,其文学成就
“第五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女性文学论坛”综述
作者: 江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世界   性别政治   首都师范大学   女性文学研究   经典化   中国女性主义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世界华文文学   迟子建  
描述: 2015年6月26-27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女性文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女性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外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各抒己见,在多个视阈与问题中对“女性文学经典化与跨界书写”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解析。一本次会议总论坛的议题是女性文学经典化与跨界书写。文学的经典化直接受制于政治权力的无形
文学的女性时代与女性文学的经典化
作者: 毕光明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范小青   文学世界   中国小说学会   叶广芩   评审机构   经典化   女性写作   凌叔华   知识女性  
描述: 文学经典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正因为如此,只要是以审美为主要目的文学评奖,只要评审机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获奖作品的经典性就有一定的保证。总之,女性文学的经典化只要回答了什么是经典化,为何要经典化,谁来经典化,如何经典化这些问题,它对文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就是毋庸置疑的。
鲁迅文学院系列学术研讨会(四):“关于当下女性及女性文学”研讨纪要
作者: 郭艳   宋明珠   海嫫   朝颜   沙玉蓉   左小词   青鹤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文学院   职业女性   女性个体   文学世界   主体性建构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   女权主义者   萧红   感情生活  
描述: 主题:成为自己依然比什么都重要——关于当下女性及女性文学时间:2016年6月19日地点:鲁迅文学院二层会议室郭艳:今天是一个关于女性和女性文学的沙龙。对于当下的中国女性来说,自身性别的主体性和作为现代个人的主体性,都前所未有地进入了一个难以清晰表达的状态。"良家"被"五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启蒙所解构
浅析俄罗斯女性文学代表作家柳·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特征
作者: 陈丹凤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平简介   文学世界   托尔斯泰娅   得鲁   内心需求   基亚   女性形象塑造   当代女性   柳德米拉   中短篇小说  
描述: 当代俄罗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如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塔基亚娜·托尔斯泰娅、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等,她们更多关注的是当代女性的内心需求,展现了她们现今的生活状态。本文主要论述俄罗斯女性文学,详细介绍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生平简介、主要作品及其创作的主要特点,论述她在俄罗斯女性文学中的地位,有助于深刻理解她们的创作及思想。在20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坛上,女性作家的创作
女性视角下的《小妇人》探析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教思想   文学世界   女性视角   欧美文学   生活背景   马奇   奥尔科特   女性主义思想   康科德   创作思想  
描述: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是19世纪欧美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更是在女性文学世界里的奇葩,是19世纪末社会科技进一步发展、美国清教思想盛行等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小妇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意在唤醒隐藏在女
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
作者: 采薇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世界   迟子建小说   女性文本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立场   女性写作   性别观念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6——30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就学界所关心的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提出了“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这一宏观研讨课题。目的是总结自’95世妇会以来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女性文学研究向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
第六讲:文学的性别奥秘
作者: 张炜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文学世界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张爱玲研究   个人化   文学写作   文学史   作品   女性文学  
描述: 关于张爱玲 今天谈到的这些问题(张爱玲、女性文学),引发出我心底的一个感慨:对于文学、对于人性、对于生活,女性的感知能力好像天生地优于男性。女同学比男同学在某些方面更细腻、更敏感,感性空间也更开阔…… 不断谈到张爱玲,可见她拥有很多读者。 女性的写作跟男性确实不一样,他们互有所长。打开文学史就会发现,有那么多了不起的女作家,同时也有那么多了不起的男作家。文学的性别很有意思,很多研究者专门就这个问题写了学术文章,因为文学的奥秘与生命的奥秘在许多时候是一回事。 张爱玲在内地是一个影响力逐步加大的作家。这些年很
日本女作家大庭美奈子的文学世界
作者: 田鸣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部   文学世界   女性生命   人生际遇   生存状态   日记体   少年时代   大庭   女流文学   川端康成  
描述: 20世纪60年代末,大庭美奈子以成名作《三只蟹》①在日本文坛崛起,并成为现代日本女性文学颇具代表性的作家。继日本讲谈社于1991年出版发行大庭美奈子10卷本全集后,2009~2011年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发行其25卷本新版全集,并将作家大庭在日本文坛的出现评价为取代迄今的"女流文学"②开启了日本"女性作家"书写"女性文学"的新一页。大庭美奈子(1930—2007)出生于日本东京,少年时期因为父亲海军军医的职业,全家曾频繁辗转于日本各地,大庭也因此自小学至高中十数次转学,故有评论家说大庭文学中的漂泊意识亦与其
不曾遁走的“遁走曲”与不可辜负的旧梦——兼评《遁走曲》与《浮生旧梦说连环》
作者: 叶李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世界   乡土世界   小说叙事   女性主义批评   写作姿态   散文写作   女性写作   性别身份   耕云记   严歌苓  
描述: 这个小辑是"湖北女作家研究"专栏的继续,本辑评论的对象朱朝敏、蔡小容都是创作有年,成绩不俗,在省内外崭露头角的女作家。在女性主义批评流行乃至泛滥之后,一提起女作家或者女作家的作品,在走近并走进她们的心灵世界与文学世界之前,女性文学、女性写作立场、性别身份、性别话语等等诸条大道似乎早已预先铺设在那里,从读者通向写作者、从阅读通向评论——仿佛无需经历任何崎岖阻碍、探问摸索、山重水复而至柳暗花明,对于心灵地图的描绘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