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别一种风采——试评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李忆莙的小说
作者: 邵德怀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怨女   女作家   人性   小说创作   华文作家   性格特征   商业社会   小说作品   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初读李忆莙的小说,首先是被她作品中洋溢着的感伤和浪漫的气息所吸引。《痴男》中那位名叫栾禾的“痴男”,对神采飞扬的有夫之妇唐佩圆单恋得如痴如醉,简直非她莫娶,最终竟然还为了她的缘故而远走他乡。这样的小说,可读性很强。后来,我又阅读了李忆莙的其它小说。这才发现,她的小说无论是早期的还是近期的,大多带有感伤和浪漫的气息。这几乎已经成为她小说的一种基本的面貌,或者说是基本的风格。李忆莙出生于一九五二年,十九岁时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已在各地发表小说作品达
解读高甲戏柯派女丑文化
作者: 谢雍君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演程式   表演艺术   女性角色   性格特征   演员   形体动作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男性   阴阳合体  
描述: 曾经看过"高甲戏名丑柯贤溪大师和他的弟子"的音像片段,对其中一个镜头印象极其深刻——柯贤溪的弟子赖宗卯在后台化妆室摘下发套,脱下戏装,穿着白色汗衫在抽烟的镜头。在这个镜头里,赖宗卯口男性的阳刚之气与舞台上他所饰演的艳俗、泼辣的洪亲姆形成了奇妙的对比:柯派女丑——男扮女丑的表演艺术鲜明地表现出"阴阳合体"的审美文化特征,即以阴为本.以阳为用,既揭示出与女扮女丑神似的女性共有的"阴柔特质",又流溢着不同于女扮女丑的男性独特的"阳刚之气"。
略论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成就
作者: 张毓茂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电颂   秦始皇   性格特征   无产阶级革命家   艺术成就   信陵君   武则天   屈原   女性形象   夏完淳  
描述: 郭沫若的历史剧不但思想内容丰富深刻,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卓越的,是我国无产阶级文苑中光彩夺目的奇葩。一九四二年四月,《屈原》上演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曾写诗赞颂: 诗人独自有千秋,疾恶平生恍如仇。邪正分明具形象,如山观者判薰莸。董老的诗高度评价了郭老史剧的艺术成就,实非溢美之词。
维多利亚盛世的女性悲歌:狄更斯与萨克雷笔下的女性群象
作者: 李鸿泉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象   狄更斯   《艰难时世》   维多利亚时代   蓓基   性格特征   荒凉山庄   女性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   萨克雷  
描述: 狄更斯与萨克雷都创作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期。在英国一派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中,他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从他们笔下的女性群象可以看到在以太平盛世著称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妇女的命运和社会生活的特点,了解这两位作家在创作思想与风格上的特色。 狄更斯笔下的女性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理想人格型。有《老古玩店》中的
柔性的职业应对
作者: 雨萱   来源: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辽宁师范大学   应对策略   女人味   性格特征   中国文化传统   肯定语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发声方法  
描述: 女性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多地担当起重要的角色,女部长、女省长、女市长、女厂长、女校长等,有些职业女性更是多于男性,这恐怕就是因为她们身上具有女人味儿的缘故。女人味儿,其实谁都很难说得非常清楚,但女人身上的娴静、淑然之气是性别特有的,这种特有的气质,就能以柔克刚,发挥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略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性格美
作者: 周玲   来源: 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词人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理想   内在美   性格特征   李清照词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性格美  
描述: 在我国宋代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敢于冲破封礼教的禁锢,在其创作中大胆、真挚、热烈地描绘同时代女性的理想情操,尤其在发掘女性性格的内在美方面独树一帜。年轻时的李清照,生活比较平静舒适,加之阅读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养成了明慧开朗的性格,因而她笔下的少女大都天真活泼聪慧,而又带有几分羞涩。如《点绛唇》词云:“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寥寥几笔便传神地塑造出一个顽皮活泼而又
浅析有吉佐和子的代表作《纪之川》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日语知识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女主人公   明治时代   作家   性格特征   日本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小说   代表作  
描述: 有吉佐和子(1931-1984)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在日本昭和时代的文坛上,有吉佐和子与曾野绫子一道被称为"新日本才女时代的代表."……
新时期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 王敏如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思想教育   中国妇女   性格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妇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   妇女思想   女性形象  
描述: 任何时期都不能偏废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说:“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
纯洁痴憨、大放异彩的狐女婴宁——《聊斋志异》中的新型女性之一
作者: 黄士吉   来源: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新型女性   性格光彩   婴宁   性格特征   《聊斋志异》   女婴   爱情故事   王子   狐女  
描述: 爱情,这个几千年来被人写烂了的题目,可以说是一个写不完的“永恒的主题”.《聊斋志异》中的许多爱情故事之所以数百年来为读者所喜爱,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不落俗套、新意屡出,从而为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在这些千姿百态的美好人物形象中,有着一大批美丽可爱、闪耀着灿烂性格光彩的女性形象.
论奥菲利娅
作者: 陈伯通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菲利娅   矛盾冲突   鲜花   恶势力   性格特征   爱情   莎士比亚   玫瑰   哈姆莱特   评论家  
描述: 奥菲利娅也许要算是莎士比亚女性形象中最引人同情的一个了。德国诗人海涅称她为“可怜的奥菲利娅”;英国批评家赫士列特把她叫作“五月的玫瑰”,“过早萎谢的鲜花”,说她是“几乎纤巧动人得不能加以讨论的人物”。(《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17页)大约是因为过分沉浸于同情之心,历来论家谈到这一形象大多语焉不详,未作细致分析,生怕有损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整体印象。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