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唯美神秘:浅谈罗塞蒂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忧郁
作者: 李昕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塞蒂   唯美   忧郁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罗塞蒂的家庭及社会对他的熏陶和影响,以及其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从而对其绘画风格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揭示这位艺术家创作的本质和他笔下的那种唯美神秘的精神世界。
唯美静谧:浅谈布格罗作品中的忧郁感伤情调
作者: 王晓青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格罗   唯美   忧郁   女性形象  
描述: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是法国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的最重要人物之一。其作品情绪基调偏低,追求唯美主义,擅长创造美好、理想化的境界,始终贯穿着唯美主义特有的淡淡的哀愁和浅浅的感伤。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这些完美的风格吸引了大批艺术追随者和赞助人,布格罗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
解读达吉亚娜的形象——重读《叶甫盖尼·奥涅金》
作者: 孙金美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吉亚娜   性别文化内涵   忧郁   奥涅金  
描述: 本文通过对奥涅金与达吉亚娜的“忧郁”的不同表现、性质的比较,分析了 这两个人物所体现的不同社会、文化内涵,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了达吉亚娜这个男权 社会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性别文化内涵。
青春期产後忧郁的对照研究
作者: 陈彰惠   周泛澔   曾英芬   王兴耀   来源: 护理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忧郁   青春期   社会支持  
描述: 青春期懷孕生育是一種青春期發展危機加上情境危機,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很多問題。本研究目的在使用對照組以瞭解產後期是否為青春期女性的憂鬱高危險期。樣本是高雄地區的青春期女性,研究組收取青春期產婦(年齡≤20歲),並以不曾懷孕及生育之青春期女性為對照組,每組樣本數各148名。測量工具除基本資料外,包括知覺壓力量表(PSS)、社會支持調查表(ISEL)以及貝氏憂鬱量表(BDI)。結果發現青春期母親的壓力、社會支持、憂鬱得分和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產後組和對照組在貝氏憂鬱量表的平均分數,產後組13.56和對照組14
华丽背后的忧郁:周昉画中的精神
作者: 张硕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忧郁   感伤   周昉   女性形象   仕女画  
描述: 周昉是盛唐后不久的中唐时期画家,他的仕女画“初效张萱,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周昉从事绘画活动年代是唐代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虽有着华丽奢艳的外表,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愁苦哀伤之情,与盛唐时表现出的女性温婉妩媚,生平气势有所区别,较张董的作品更添几分孤寂忧郁的气质,多了些许愁人的美丽。
诗意画的延续:布格罗与何家英画作中女性人物表情分析
作者: 赵世勇   来源: 今传媒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格罗   伤感   何家英   忧郁   技法  
描述: 二位学院派唯美主义艺术家布格罗和何家英的忧郁伤感主题绘画,在塑造女性人物表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他们作品人物面部表情的研究并将部分作品进行比较,来进一步考察他们艺术主张和技法上特色,可以发现这种优美如抒情诗般绘画的深刻内涵。
女性生气表达与自尊、人际亲密及忧郁的关系-以北部某科大为例
作者: 杜淑芬   叶安华   王建雅   来源: 教育心理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忧郁   女性研究   人际亲密   生气表达  
描述: 女性生气表达与自尊、人际亲密及忧郁的关系-以北部某科大为例
美丽总是愁人的——米莱斯与他的忧郁女性形象
作者: 李新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   眼睛   罗斯金   忧郁   艺术风格   两重性   作品   女性形象   莱斯   地平线  
描述: “美丽总是愁人的”,因为美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那么柔弱、那么遗憾,那么忧伤,给人一种爱怜与同情。英国画家米莱斯的一些作品就充溢着一种忧郁凄美的情调。他笔下的一些年轻女性无不静美而略带忧郁
西方忧郁女性绘画形象的几种表现风格特征
作者: 李新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忧郁   艺术家   情感表现   西方   女性形象   风格特征   现代精神   绘画形象  
描述: 忧郁女性形象作为西方女性绘画形象的一种类型,始终与西方艺术家们的自身命运、精神倾向密切相关。从古到今的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女性忧郁形象更是一个反思人生、社会文化的符号代码,她不仅是艺术家表现个人
忧郁青春的缅怀:郁达夫《沉沦》中的日本形象
作者: 段水红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日本女子   他者   忧郁   日本民族   异国形象   日本女性   世纪初   女性形象   郁达夫  
描述: 上世纪初,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一向自闭的中国人不得不开始关注迥异于自我的他者,对外国、外国人的体验构成中国人全新的经验与情感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充满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