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式论“五四”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章长城   来源: 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形象   “五四”时期   小说   女性  
描述: 本文首先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认为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接着具体分析了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试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莎菲型女性形象
作者: 刘军   来源: 泉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早期   小说   女性  
描述: 丁玲是以她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而驰誉文坛的。当时,“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了一颗炸弹一样,大家都不觉为她的天才所震惊了。”纵观丁玲的作品,在她塑造的一系列形象中,最成功、最富有特色、最能体现其创作个性的便是以莎菲为代表的一系列女性形象
“玉”和“瓦”:男性话语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谭学纯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形象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  
描述: “玉”和“瓦”:男性话语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男权樊篱中的女性:试论《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梁燕   来源: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水浒研究   中国   三国演义研究   女性  
描述: 男权樊篱中的女性:试论《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
“五四”退潮后的系统女性形象(兼谈对莎菲的精神分析)
作者: 陈德智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形象   莎菲   系统   精神分析  
描述: 《莎菲女士的日记》不仅塑造了莎菲这个典型,而且再现了“五四”退潮后的各类女性的特征,这些人物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莎菲性格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形成她的矛盾性格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性本能与自我本能的冲突。
沉默的含义:论福克纳笔下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陶洁   来源: 上海文化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形象   文学研究   小说   女性  
描述: 沉默的含义:论福克纳笔下的三个女性形象
孝侠与妖姬,殊途同归——《聊斋志异》之二奇女侠女、霍女形象分析
作者: 汪多维   来源: 陕西教育(理论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霍女   奇女   《聊斋志异》   侠女  
描述: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也写了一批悖于常情的奇女子,其中以侠女和霍女最为奇特。她们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性格和气质,一个堪称孝侠,一个可比妖姬。但是,就人物本身的复杂意蕴和作者的创作
“五四”退潮后的系统女性形象──兼谈对莎菲的精神分析
作者: 陈德智   来源: 武陵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形象   莎菲   系统   精神分析  
描述: 《莎菲女士的日记》不仅塑造了莎菲这个典型,而且再现了“五四”退潮后的各类女性的特征,这些人物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莎菲性格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形成她的矛盾性格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性本能与自我本能的冲突。
浅析《红楼梦》中黛玉、宝钗的不同形象特征
作者: 赫维   来源: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红楼梦   薛宝钗   性格   林黛玉  
描述: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两个女性形象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正所谓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个人物的异同,以期达到加深我们对《红楼梦》巨大思想意义及艺术价值的认识,并以此剖析中国古典女性的性格魅力。
张贤亮笔下的劳动妇女形象
作者: 田美琳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劳动妇女   美学追求   张贤亮   小说  
描述: 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都有较大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意蕴。表现伤痕美、缺陷美,是张贤亮塑造女性形象的一个重要美学追求
< 1 2 3 ... 32 33 34 ... 36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