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茅盾小说《蚀》和《虹》中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作者: 张晓晶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蚀》   形象   《虹》女性  
描述: “五四”以来的女性现代书写中,“时代女性”作为一个相当完整的形象出现在茅盾的小说中,这是一群“时代”与“女身”的合体,是茅盾着力进行的现代现代女性想象和对于历史进程和时代精神的参与。
现当代文学中知识女性形象的精神困惑
作者: 王雯   来源: 俪人(教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困惑   知识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化改革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思想感情,价值判断和精神世界。文学中出现了一种自我精神困惑的形象,这类人不仅仅困惑生活的基本问题,并且进入一种超越自己的思考,偏执于自身的精神思索,这些人主要以知识女性为主。本文将探讨相当代文学中知识女性的困惑问题。
浅析《雷雨》女主人公繁漪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婷   王潇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繁漪   曹禺  
描述: 繁漪是《雷雨》塑造众多人物中最有特色、最具个性的一个。一直以来,对繁漪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她不恪守妇道,违反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的人则认为她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是个极其可怜的女人。本文试从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无爱婚姻中的苦苦挣扎、为爱痴狂的女人等三个不同的侧面剖析繁漪的性格,展现其艺术形象
历史时期壮族女性形象的复合形态
作者: 袁君煊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壮族   女性  
描述: 壮族女性是众多民族中形象特别突出的一个群体,她们是族群的创造者、家国的护卫者、爱情的主动者、风情的演绎者。在长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壮族女性扮演着"女强人"角色。壮族女性凭着她们对族群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杨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聊斋志异   女性  
描述: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一书中,借助浪漫主义手法,以雄健有力的笔调,勾勒出无数个离经叛道、超尘脱俗的女性形象。这一成就,在小说史上,是开天辟地的。这些女性形象,突破了神圣而陈腐的封建精神桎梏,游离于礼法之外,仗义于危难之中,其性情之明快、坦荡、坚毅、热诚,实为古代小说之罕见。
“涅瓦大街”:关于女性的叙事―果戈理《涅瓦大街》女性形象的解读
作者: 彭甄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涅瓦大街   果戈理   女性  
描述: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三个女性形象--"女性集体"、"黑发姑娘"和"金发女郎"给予考察,分析其基于男性成见的小说叙事所赋予的女性形象特质--"不确定性"、"无名性"、"被动性"、"失语"和"智性缺席"等,对女性形象实行操作和控制的小说叙事策略,其目的在于建构男性主导的价值系统.
丹·布朗《达芬奇密码》中的神圣女性形象
作者: 高思佳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芬奇密码   形象   神圣女性  
描述: 一个神圣的女性在耶稣布道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女性在《圣经》中的名字是“抹大拉的玛丽亚”,或被简单地称做“抹大拉”,福音书作者们这样的处理是为了提高其在书中的辨识度。这种20世纪早期的分析给出的传统解释在当今仍被大众所接受。当代学者对于抹大拉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女性主义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女性在宗教中的作用以及女性在长达17个世纪中被剥夺的成为牧师的权利。抹大拉的玛丽亚,是耶稣第一个门徒,无论是天主教、新教,还是犹太教,都把她作为女性的代言人。
简析《诗经》中待嫁女性的形象
作者: 陈露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诗经》   待嫁女性  
描述: 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女性原生态,也许可以从《诗经》中三类待嫁女性的特殊价值中得以求证,这主要是女性初长成时对恋爱的期盼、在热恋中对爱情的渴望、在结婚前对婚姻的憧憬。她们身上表现出的大胆和率真的特质,是当今女性主义消解社会性别建构的不懈动力。
简析《诗经》中待嫁女性的形象
作者: 陈露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诗经》   待嫁女性  
描述: 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女性原生态,也许可以从《诗经》中三类待嫁女性的特殊价值中得以求证,这主要是女性初长成时对恋爱的期盼、在热恋中对爱情的渴望、在结婚前对婚姻的憧憬。她们身上表现出的大胆和率真的特质,是当今女性主义消解社会性别建构的不懈动力。
解析《诗经》中待嫁女性的形象
作者: 陈露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诗经》   待嫁女性  
描述: 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女性原生态,也许可以从《诗经》中三类待嫁女性的特殊价值中得以求证,这主要是女性初长成时对恋爱的期盼、在热恋中对爱情的渴望、在结婚前对婚姻的憧憬。她们身上表现出的大胆和率真的特质,是当今女性主义消解社会性别建构的不懈动力。
< 1 2 3 ... 9 10 11 ... 36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