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工笔女性人物画探析
-
作者:
谭斌
刘显成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女性题材
全国美展
-
描述:
女性形象是工笔人物画的重要题材。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工笔人物画家们在艺术观念、题材风格、材料技法上不断地创新,为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发展与传统技法的守望做出实验性研究,为当下中国画坛民族写意等课题提出新的探索向度。
-
浅谈当代工笔人物中女性形象的发展与创新
-
作者:
刘俊梅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
东方传统
当代中国
中国画艺术
审美观念
女性形象
创新
-
描述:
在当代百花盛开的中国画艺术中,工笔画以极高的品质和数量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其中以女性形象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又最广泛。可以这样说,女性形象成就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辉煌。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家们都尝试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诠释自己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传达出他们独特的具有东方传统的审美观念。
-
现代仕女画的文化意蕴—感受李峰女性形象的审美创造
-
作者:
夏硕琦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专业艺术教育
审美创造
石涛画语录
艺术风格
色彩观念
艺术功力
仕女画
中国画发展
以形写神
-
描述:
青年工笔画家李峰,以扎实的艺术功力,优雅明丽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所创造的一系列现代女性形象中所蕴涵的审美情调、文化意蕴,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审美关注。李峰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画家。他在大学专业艺术教育之余,一方面开展现代工笔画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又在不间断地从事着工笔画的创作。他左右开弓,开拓、探索、前
-
新中国工笔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1949-2010)
-
作者:
王鹏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王叔晖
美术工作者
现实关怀
语言风格
女性形象塑造
敦煌之梦
女性生存状态
特定文化
审美价值
-
描述:
女性一直是工笔画主要表现的对象,工笔画细密严谨的语言风格长于表现人物内在特征和心理变化,适合于女性形象的塑造。1949—2010这60多年间,工笔画家在作品中创造了大量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是在特定文化环境的期望和规范下形成的。她们的出现,体现了画家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现实关怀,体现了女性观念和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审美价值的变化和工笔画艺术的发展过程,折射出了画家对于现实社会变迁的绘画思考。这期间每一个阶段女性形象塑造都伴随着工笔画技法和观念的革新。呈现出"从国家叙事
-
浅析西方绘画造型原理对当代工笔画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影响
-
作者:
杨杰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家
绘画观念
绮罗
写实绘画
画史
女性艺术
绘画造型
艺术学校
明暗关系
-
描述:
翻开中国人物画史,女性艺术形象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明代徐在其《红雨楼题跋》中云:"画人物最难,而女性尤难。绮罗珠翠,写入丹青易俗,故鲜有此技名其家者。"画女性,不仅是对画家技巧的考验,而且是对画家品位及修养的考察。20世纪初,近代西画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进入中国。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将从欧洲和日本学来的西方传统写实绘画方法引进中国,并通过新式艺术学校的建立,将之巩固并延续下来。试图以
-
东方女性形象的现象还原:高玉国工笔人物画的精神向度
-
作者:
郝青松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河北师范大学
精神向度
现象学
中央美术学院
现代艺术
艺术家
虚境
女性形象
现象还原
-
描述:
高玉国高玉国,现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美术学院),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2010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访问学者。倚栏独立,长裙飘逸,一个惊世女子低眸回视,令后人浮想联翩。时空颠转,太空虚境,遥远的那个世界的美丽,亦真亦幻。高玉国的工笔人物画系列创作,是
-
东方女性形象的现象还原:高玉国工笔人物画的精神向度
-
作者:
郝青松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无功利
精神向度
东方
现象学
艺术风格
现代艺术
艺术家
女性形象
现象还原
-
描述:
倚栏独立,长裙飘逸,一个惊世女子低眸回视,令后人浮想联翩。时空颠转,太空虚境,遥远的那个世界的美丽,亦真亦幻。高玉国的工笔人物画系列创作,是在消费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现象学意义的艺术真理探索。艺术世界的绵延,如一场探险之旅。一件艺术作品的深邃,正在于它表征了艺术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世界的体悟深度。如果艺术只是自然世界的再现,因为它和真理之间的隔膜,就免不了被柏拉图逐出理想国的命运。所以艺术的历史就是不断追寻真理的过程,艺术家假艺术之手,探索自然、社
-
当代都市女性题材工笔画创作刍议
-
作者:
白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
女性题材
都市化
表现形式
创作
当代
作品
都市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古以来女性就是工笔画创作的重要选题,古代工笔画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宫廷贵妇、侍女及大家闺秀闲适的生活场景,如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侍女图》等,据《宣和画谱》四十七卷,其中游春、整装、鼓琴、按乐、横笛、藏迷、赏雪等,都属贵族妇女幽静闲散生活的描写,这些作品所表现的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女性。都市女性题材工笔画真正
-
新疆工笔人物画创作点滴
-
作者:
褚晓莉
来源:
中华书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交流特征
塔吉克人
中国人物画
创作
线条
女性形象
新疆少数民族
西域地区
-
描述:
推荐理由:新疆女画家褚晓莉的工笔人物画,特别是她擅长的龟兹与塔吉克族乐舞美女,呈现西域地区自古相承的中外文化交流特征。但这并非我们习见的中西融合,而是异常独特的中国工笔画与波斯细密画的融合,既有淡雅的笔墨韵味,又有浓烈的矫饰色彩,丰富了当代中国人物画的表现语言。她描绘的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线条精细而并不繁琐,服饰华丽而有意做旧,造型气质优雅、纯净、高贵,表情略带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感伤,格外楚楚动人。
-
青春往事:陈子作品解读
-
作者:
邹跃进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格物致知
艺术趣味
审美效果
自然流畅
基本的
艺术语言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造型手段
-
描述:
2008年以来,陈子以近似传统白描的方式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创作了一批表现年轻女孩形象的作品。与她过去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比较,这批新作从材料、手法到艺术趣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知道,在当代画坛上,陈子的工笔人物画的独特之处在于既承续了唐宋以来仕女画格物致知的严谨造型,沉着而又华美的色彩等传统,同时又以水墨的表现方法施色,在浓淡交融、墨色互渗的画面上,形成自然流畅、温润华滋的审美效果。但在这批新作上,陈子舍繁就简,用充满艺术魅力的线条,辅之以少许的浸染和涂绘,在黑白两极对比的画面上,创造了一种清新、纯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