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宗教精神烛照下的女性
作者: 马翀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关怀   宗教情结   女性形象   许地山  
描述: 许地山前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多遭受“人生之苦”,但能够在宗教精神的烛照下探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且经历了一条由消极退让到积极面对的发展过程。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作家人生观的变化。
宗教精神烛照下的女性——以许地山前期三篇小说为例
作者: 马翀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关怀   宗教情结   女性形象   许地山  
描述: 许地山前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多遭受"人生之苦",但能够在宗教精神的烛照下探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且经历了一条由消极退让到积极面对的发展过程。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作家人生观的变化。
必然的选择:谈《远离尘嚣》中芭丝谢芭的回归
作者: 曹家琴   来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观   宗教情结   回归   和谐自然观  
描述: 哈代1874年所发表的《远离尘嚣》被称为“最有代表性和最协调的威塞克斯小说”。同他创作的其他悲剧女性人物相比,女主人公芭丝谢芭的结局具有喜剧性。她由反叛再到皈依为正统女性的过程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其回归具有很大的必然性。文章从作家的宗教情结、爱情观、和谐自然观三个方面探讨其回归的必然性。
西方女性文学的道德情境及其文化根源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女性文学   历史语境   宗教情结   道德情境  
描述: 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后工业社会,人们已愈加认识到,自我选择并不仅是无限自由的选择了,人与人之间道德伦理关系的价值与意义日益凸显出来。在这种新的现实语境中重新检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便会发现英美女性主义和法国女性主义文学两种批评理论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执着于抽象的理论层面,而忽视了女性在现实世界的生存境遇,尤其是女性的道德伦理境遇。事实上,西方女性文学表现了道德之善与人生“幸福”、道德反思与道德自律、自我存在与道德自由、和谐情愫与反乌托邦等“道德情境”的“内在冲突”性质,以及对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真、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