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女性扭曲
作者: 冯丽丽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扭曲   妓女   《第二十二条军规》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扭曲了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女性在男权文化状态下的生存状态,解读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
唐传奇中妓女与文人关系的历史分析
作者: 周志艳   来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妓女   唐传奇   文人  
描述: 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个高峰,尤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创新方面,更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 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传奇中,作者塑造的女性多是与男性产生情感纠葛的妓女.本文尝试从唐代妓女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唐代妓女和文人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其社会原因.
论抗战时期“孤岛”电影中的妓女形象
作者: 慈祥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女   孤岛电影   妓女   商业  
描述: 本文以抗战时期“孤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并重点分析了在“孤岛”电影出现的妓女形象,旨在揭示“孤岛”电影中的妓女在为电影家提供心理体验的象征和为政治与商业断裂处进行架构所发挥的作用。
晚清媒体中妓女形象探析:以《申报》及画报为中心予以考察
作者: 杨璐玮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化   《申报》   晚清   妓女  
描述: 当我们研究晚清时期的社会性别时,我们往往会关注报刊媒体中所反映的女性形象。《申报》和当时形形色色的画报等媒体对妓女形象的观察,可见晚清妓女的"点点碎影"。《申报》同当时画报进行比较,由于定位的不同
人性救赎背后的罂粟花:浅析《金陵十三钗》中妓女女性形象的颠覆
作者: 张琦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人性   妓女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严歌苓在2007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选取“南京大屠杀”作为事件背景,回顾了日军侵华时惨绝人寰、生灵涂炭的社会状况。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十三个妓女形象,并且她们以勇敢无畏的行为获得了心灵的解放和自我救赎。
剖析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顾伟凡   来源: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少女   妓女   女性形象   少妇  
描述: 纵观沈从文的小说,可以看到他笔下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中,既有纯洁幼稚的少女,又有饱经风霜甚至沉沦到社会底层的少妇、妓女,她们那人性善良与纯朴总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本文着重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的分类、特点、以及作者所采用的塑造方法入手,论述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女性与牺牲——解读《羊脂球》和《金陵十三钗》
作者: 侯建芳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墨   羊脂球   人性救赎   牺牲   妓女  
描述: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处在社会最底层、被侮辱受损害的妓女形象——羊脂球。玉墨是华裔美国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中着力塑造
论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李素菊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成年妇女   少女   妓女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女性形象,既有纯情稚嫩的少女,又有饱经生活磨难甚至沉沦到生活底层的少妇、妓女,其人性的善良与纯朴总闪烁着别样的光辉。这是和作者对淳朴情感的追求、对人性美的追求分不开的。
莫泊桑小说女性形象类型研究
作者: 贺义廉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民   形象类型   贵族   妓女   莫泊桑小说女性  
描述: 莫泊桑小说一个个女性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犹如花丛里的各种名花奇葩,贵族夫人、资本家的阔太太、商店老板娘、小市民的妻子、老处女、弃妇、修女、农妇、渔妇、疯女人等等,不论美丑善恶的女人,在作家笔下都有着淋漓尽致的描述,她们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女性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更具有普遍的共性,构成了形象类型。
封建伦理中女性的压抑与反抗
作者: 卫玥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压抑与反抗   八旗子弟书   侠女   妓女   尼姑  
描述: 主要集中于对子弟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通过对子弟书文本的阅读可以发现与当时上层社会所描绘的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对两个不同女性群体(尼姑以及民间所称道的侠女)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当时人们对这三种女性群体所持有的不同的社会心理以及其中体现的封建伦理束缚。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