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人性的救赎——试论东西、杨映川小说的异质同构性
作者: 梁标   来源: 河池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质同构   人性救赎   异化  
描述: 同是广西的青年作家,东西和杨映川小说的创作风格大相径庭,一个是先锋文学性质的创作,另一个是当下热门的都市女性文学创作,似乎没有可比性。然而,就人性层面上来说,他们似乎又有着无尽言说的可能。比较东西、杨映川的小说,揭示他们创作中共同的主题:人性的诉求、人性的失落和人性的救赎。
女性与牺牲——解读《羊脂球》和《金陵十三钗》
作者: 侯建芳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墨   羊脂球   人性救赎   牺牲   妓女  
描述: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处在社会最底层、被侮辱受损害的妓女形象——羊脂球。玉墨是华裔美国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中着力塑造的秦淮河畔娼妓领袖。笔者发现两位作家都多次涉猎娼妓题材,不论是男性作家莫泊桑站在“他者”位置塑造的女性形象,还是女性作家严歌苓发出的对同类观照的声音,对“女性的伟力”的探索,均展示了在一个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来自于一群特殊女性的牺牲,由此而完成的对俗世的救赎。
论朱日亮小说的“文化审视”特征
作者: 于仲慧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没落贵族   人性救赎   朱日亮   女性形象   文化审视  
描述: 朱日亮的小说往往从文化角度对民族、阶级、女性、人性等问题进行思考与阐释,这可以看作是朱日亮小说的一种特征。因此,本文将以朱日亮的短篇小说《旗人》为例,从传统与革新、大众对女性的社会认知偏见和人性救赎的角度,探讨朱日亮小说中的“文化审视”特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