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对妇女运动的领导
作者: 徐维俭   来源: 城市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   女界联合会   妇女运动   妇女部   农村妇女   建党初期   民主主义革命   党的领导   平民女校  
描述: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便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纳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上来。从此,中国的妇女运动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紧密联系,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密切结合起来。从1922年和1923年的工人运动高潮到1924年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直至1925年北伐革命的胜利进行,都充分体现了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显示了妇女在革命运动中的伟大作用。建党初期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适应妇女组织,培养妇女干部妇女运动是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组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妇女运动
作者: 邱松庆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央革命根据地   红军   妇女运动   男子   妇女部   劳动妇女   女工   上杭   才溪乡   夜校  
描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妇女在党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领导下,为了保卫红色政权,为了妇女自身的解放,为了革命的胜利,和男同志一道,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努力从事各种生产建设,热烈支援前线,踊跃参军参战,为战胜敌人的反革命军事“围剿”,为克服敌人的经济封锁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她们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何香凝与大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
作者: 蒙光励   来源: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讲习所   领袖   邓颖超   何香凝   部长   女子   妇女部   妇女运动史   宋庆龄   代表大会  
描述: 何香凝是我国著名的妇女领袖之一。在首次国共合作期间,她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在那风云激荡的大革命岁月里,她忠实地执行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中共的妇女领袖们一道,共同谋划,真诚合作,开创了我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促进了大革命运动的高涨,在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谱写了崭新的
中国的妇女组织
作者: 吴宝丽   吕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任务   历史回顾   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国妇女   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   妇女部   解放运动   独立自主   妇女组织  
描述: 一、中国妇女组织的历史回顾中国的妇女组织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革命任务的需要和妇女群众的觉悟而产生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妇女组织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弱小发展壮大.中国的妇女组织根据自己的章程通过自己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渠道,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在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着妇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试论向警予关于妇女运动的思想
作者: 陈德諟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运动   马克思主义者   知识妇女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运动   中国共产党早期   帝国主义   妇女部   劳动妇女   向警予  
描述: 向警予同志(1895-1928)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模范的妇女运动领袖,现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从青年时代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就致力于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地钻研妇女运动的学说,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丰富了我党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对于中国妇女的觉醒,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就向警予关于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作一初步论述。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妇女运动
作者: 聂月岩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妇   国民党“一大”   何香凝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运动   妇女部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决议案   宋庆龄   国共两党  
描述: 在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宋庆龄、何香凝等国民党左派妇女领袖忠实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邓颖超、蔡畅等中共妇女领袖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协同尽力、真诚合作,共同开创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在领导妇女运动的重大理论问题上,其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
土地革命时期闽西妇女运动初探
作者: 吴长兰   来源: 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重大贡献   苏维埃政权   妇女运动   妇女部   男子   革命斗争   土地革命时期   工农运动   红军游击队  
描述: 闽西妇女运动,同工农运动一样,在闽西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她为闽西土地革命的胜利,为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缅怀妇女英烈和前辈们的英雄业迹,学习她们的革命斗争精神,本文就闽西妇运的地位和作用作初步探索。
从两次反通行证法看南非妇女运动
作者: 洪永红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种族主义   通行证法   种族主义政权   约翰内斯堡   妇女运动   妇女部   抵抗运动   国民大会   历史根源   民族解放运动  
描述: 1913年和1958年南非妇女两次反通行证法斗争,是南非历史上两次规模最大的妇女抵抗运动,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它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作者在探讨南非妇女运动自身的特点后,指出:这两次妇女运动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妇女运动相比,不能称作“女权运动”。
宋庆龄与北伐时期的妇女运动
作者: 鲍海生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伐战争   中国妇女运动   国民党   妇女运动思想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部   北伐时期   宋庆龄   国民革命   思想形成  
描述: 一宋庆龄早期妇女运动思想形成于就渎美国期间。1908年,她人乔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学习,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薰陶和“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洗礼,宋庆龄在学生时代就已初步形成妇女解放运动思想。其间她发表了一些论文,重点提倡男女平等,剪除歧视女子的陋习,提高妇女普选权、受教育权等社会权利的思想,这些思想为她以后形成完整正确的妇女运动思想奠定了
马来西亚妇女运动的领导及演变过程
作者: 瓦齐尔   贾汉·卡伦姆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来亚   演变过程   马来西亚   妇女运动   妇女部   职业妇女   伊斯兰教党   民族主义   领导人   巫统  
描述: 亚洲各国的妇女运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这样一些前不久还在受殖民主义统治的亚洲国家,卓有成效地把一些出现在斗争前列的妇女政治活动家造就成为领袖人物。这些妇女与男性战友们一道向殖民政府挑战,传播民主思想,并且最终形成为富有战斗精神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