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31 条
-
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 ”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嘉南
来源:
阿拉伯世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作家
三部曲
妇女形象
艺术真实
马哈福兹
纳吉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殖民主义
-
描述:
纳吉布·马哈福兹这位埃及当代著名的文学家,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青少年时代曾亲身经历了1917~1944年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他向世界文学宝库献出的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1956~1957)细腻而逼真地描写了动荡时代各阶层人民斗争中的不同心态,把当时埃及社会生活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文艺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作者通过对1952年埃及革命前一段时间现实生活的全面洞察,高度概括和提炼,把众多人物的几代人的生活变迁浓缩在三部曲中,从生活真实升
-
杜十娘形象与明代个性思潮
-
作者:
邹壮云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妇女形象
李甲
明代
个性特征
妓女生活
杜十娘
女性形象
思潮
三言
-
描述:
三言三部书,共计一百二十篇,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塑造了一批令人难以磨灭的妇女形象。杜十娘这个形象,相较明代以前的女性形象来说,可以说是具有开拓意义,在她的身上,集中反映出明代个性
-
80年代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魏红霞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欲望
80年代
女性独立意识
女性意识
妇女形象
女性人格
电影理论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
描述:
80年代的中国,由于改革开放,不仅在经济上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文艺上也带来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在电影方面,影响突出的是西方女权主义电影理论。中国也出现了具有西方女性电影特点的中国女性电影。只是中国的女性电影,有着中国特色,即在女性意识上的突破。...
-
新时期《诗经》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
作者:
王双
来源: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新时期
中国诗歌
妇女形象
人物形象塑造
诗经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研究
弃妇形象
-
描述: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在全景式展现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民情风俗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然而,在以传注之学为主的传统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分析,而且因受到经学化的桎梏,使那些原本生动鲜活的形象在解读过程中遭到了扭曲和误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引领下,对《诗经》人物形象的研究日趋深入,在形象评析、人物塑造技巧探讨及形象意蕴挖掘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
《七巧板》中的两个女性形象
-
作者:
赵瑞兰
来源: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小说创作
人物性格
张洁
中篇小说
知识女性形象
七巧板
依附性
精神病患者
-
描述:
在张洁的小说创作中,妇女形象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中年知识妇女形象的地位更为突出。如钟羽、梁倩、曾令儿等等,她们身上无不闪烁着理想的光采,给人以奋发进取的力量。她的中篇小说《七巧板》却塑造了两个与此截然不同的中年知识女性形象。一个是自轻自贱,逆来顺受,连血液骨髓都渗透着奴性的“精神病患者”金乃文,一个
-
媒介中的女青年形象简析
-
作者:
黄杨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妇女形象
青年形象
封面女郎
毫无关系
传播媒介
《黄金时代》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青年报刊
-
描述:
媒介中的女青年形象简析黄杨Abstract:Inthisarticle,theauthoranalysestheimagesofyoungwomeninTVadvertisementsandthecoversandillustrationsofpop...
-
从古希腊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衍变看古希腊人之妇女观
-
作者:
胡健生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母系氏族社会
妇女形象
希腊神话
古希腊人
社会生活
妇女观
女性形象
贞操观
古希腊文学
-
描述:
文学是一定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古希腊文学就是对“人类正常的儿童”希腊先民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希腊先民以塑造众多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自己较之其它任何古老民族内涵更丰富和完整的妇女观。这具体表现古希腊文学中妇女由“女神”到“女人”再到“女奴”的形象衍变所勾画出的古希腊人之妇女观倒金字塔式的嬗变轨迹:上面一层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生殖崇拜、女性美崇拜和尚武精神;中层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美崇拜与贞操观,最底层则是奴隶社会阶段(即文明时代之初)的贞操观。本文拟通过对神话、史诗和悲剧的具体分析,对此作一粗略考察。
-
北欧传播研究中的女性主义视角
-
作者:
杨瑞明
来源:
国际新闻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电视节目
妇女形象
传播学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受众
大众传媒
非虚构性
大众传播研究
女性形象
-
描述:
北欧传播研究中的女性主义视角□杨瑞明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传播业在北欧国家(瑞典、丹麦、挪威、芬兰)的繁荣发展,北欧的大众传播研究也不断兴盛,在国际传播学领域中显出重要的区域性特色。北欧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妇女解放运动由来已久并富成果,处于此社会环...
-
论俄罗斯文学中妇女形象的人道主义激情
-
作者:
晓帆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杰琳娜
上流社会
女主人公
妇女形象
人道主义
达吉雅娜
托尔斯泰
文学史
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
-
描述:
达吉雅娜、卡杰琳娜和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富于悲剧性激情的三个妇女形象,也是最富有人性的光彩和魅力的性格典型。普希金、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托尔斯泰在自己女主人公身上展示了最完满的人性:热烈的愿望和感情,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对人与人之间真诚纯洁关系的追求,并揭露了所有一切与真正人性的东西相对立的社会的欺骗和压迫,停滞的和虚伪的生活。他们的作品洋溢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的激情。 一 达吉雅娜、卡杰琳娜和安娜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俄罗斯妇女,但她们对于生活和爱情权利的追求及上层社会对于合乎人性的要求的沉重压制,就
-
论女性受众在大众传播媒介下的被动与沉默
-
作者:
原洁
付治涓
来源:
新闻三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教育
大众媒介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妇女形象
女性受众
大众传播媒介
女性形象
男性
社会群体
-
描述:
对于媒体受众的研究从来都不能忽略女性受众这一社会群体。这一群体规模庞大,为大众媒介的主要传播对象之一。然而,就性别而言,女性受众却始终表现为被动与沉默。
<
1
2
3
...
5
6
7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