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671 条
-
清代满蒙联姻中的女性研究
-
作者:
方芳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量
清朝
满蒙联姻
特点
女性
-
描述:
的联姻中,有数百位女性为之奉献一生。满清的公主、格格们离开宫廷步入草原;马背上的蒙古女子离开草原,踏入清廷。她们肩负着维系清朝统治阶层与蒙古王公之间的联系与稳固边疆的重任。然而,联姻所带来的政治稳定和边疆和平是满蒙两族的女性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长时间不间断的联姻更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伦理辈分的混乱。
-
中国女权主义的国家革命责任及男性特色:兼论中西方女权主义差异
-
作者:
程铭莉
赵海月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
西方女权主义
中国女权主义
差异
女性
-
描述:
中国女权主义与建立在女性个体基础上的西方女权主义在时代国情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异质、理论核心的分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的妇女运动是社会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女权主义处处体现出男性特色,被称为父系
-
“性别与腐败”关系之理论的发现及其意义
-
作者:
时春荣
程小佩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腐败
妇女运动
性别
女性
-
描述:
近几年,世界各国政治和社会学家对腐败和妇女运动课题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并且获得了一些颇有新意的成果。北美和亚洲学者阿南·斯瓦米、李泳和大卫·多拉等对"性别与腐败"关系之理论就是例证。这一理论不仅对世界各国的反腐败运动,而且对妇女运动的发展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
我国女性结社行为的制度约束系统分析
-
作者:
黄粹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结社
制度约束
家庭
女性
-
描述:
较之西方国家,我国女性结社不发达,导致以服务女性为宗旨的专门性的妇女组织发展缓慢.究其根本原因是以父权制、家庭制度和社团双重管理的行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系统的约束及影响.推进女性结社是促进性别公平
-
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及其反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
作者:
李丹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公正运动
全球化
妇女运动
反全球化运动
女性
-
描述:
全球化给女性地位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和影响。在全球资本、政法体制及家庭男权的重压下,女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反全球化等新的社会运动正在与妇女运动一起成为女性抗议贫困和不公、争取自身权益的新形式,女性在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明显建树,走在了时代前列。
-
从女性金融从业人员历史变迁看女性职业发展
-
作者:
刘荣多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历史
妇女运动
金融
女性
-
描述:
从我国女性金融从业人员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的进步是女性职业空间拓展的根本原因,妇女运动直接推动了女性的就业,而女子教育为女性进入社会提供了内在条件,此外政府为推动女性职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
走出私人领域:法学教育、法律职业中的女性
-
作者:
刘小楠
来源:
政法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女性主义法学
法律职业
女性
女性运动
-
描述:
女性进入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是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和妇女运动推动的结果,而女性进入法律界反过来也促进了妇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女性主义法学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以后,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中性别歧视明显地
-
男性不在场:台湾女性参政的性别阶序格局
-
作者:
姜贞吟
来源:
台湾社会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性别阶序格局
立委选举
女性
性别
-
描述:
象,目的在找出台灣女性參政的社會條件為何。研究發現如下:(1)台灣女性參政持續受到政治家庭與地方勢力的結構因素影
-
台风为何多用女性名字
-
作者:
佚名
来源:
教师博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风
夜晚
暴雨
警报
女性
-
描述:
有一天,那是一个台风大作的夜晚,吴先生在家里一边看着关于台风的警报,一边被窗外的狂风暴雨吓得胆战心惊。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事实:那些让人害怕的台风居然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温柔的女性
-
台湾“立委”选举制度对女性参政的影响
-
作者:
林晓芳
来源:
现代台湾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参与
影响
台湾省
选举制度
女性
-
描述:
近年来,女性参政成为台湾政坛上引人注目的现象,亦引发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台湾的女性参政,与妇女运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带动了台湾地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妇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提高,为妇女运动的成长奠定基础。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