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671 条
-
浅析杜牧诗歌中女性意象的深层寓意
-
作者:
赵宁红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杜牧
寓意
意象
女性
-
描述:
诗人杜牧常选择用女性意象来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借女性的命运寄托自己跻身社会的各种感受,把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思考融入女性的悲惨生活。将自己的思想灌注于女性形象中以此来抒发政治谋略与历史感慨,反映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层思考。
-
人生欲望与精神的纠缠——铁凝《大浴女》女性形象论
-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情感
审美价值
女性
精神
-
描述:
铁凝是女性主体意识突出的当代女性作家之一。她在长篇小说《大浴女》中塑造了真实坦荡的女性群像。作家对女性形象身上奔突的欲望———情欲、恨欲、报复欲、私欲等作了形象揭示,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女性
-
人生欲望与精神的纠缠——铁凝《大浴女》女性形象论
-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情感
审美价值
女性
精神
-
描述:
铁凝是女性主体意识突出的当代女性作家之一。她在长篇小说《大浴女》中塑造了真实坦荡的女性群像。作家对女性形象身上奔突的欲望———情欲、恨欲、报复欲、私欲等作了形象揭示,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女性
-
女性VS男权:从广告建构的性别形象中看广告的审美歧视
-
作者:
江素珍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性别形象
男性
女性
审美歧视
-
描述: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广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原因在于女性在广告中的重要地位,但这种地位却是男性赋予女性的。在这个后男权主义社会里,男性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支配女性的行为,并且这种“霸权行为
-
从唐代诗词中看唐代女性脸部贴饰文化
-
作者:
徐莉
来源:
装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靥
脸部贴饰
唐代
花钿
女性
-
描述:
在唐代诗词中有大量关于唐代女性脸部贴饰形象的描写,从中可以直接感知到唐代女性妆饰审美观念的变迁。传统脸部贴饰文化的研究,对当今女性妆容形象的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本文以唐代诗词中所描写的女性形象为基本线索,探索唐代女性脸部贴饰文化的渊源及其基本的表现形式。
-
论萧红笔下女性的生存悲剧
-
作者:
任玉英
来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悲剧
童年苦难
萧红
人性悲剧
女性
-
描述:
萧红作品中的诸多女性形象,在旧时代长大成人,从童年即受到男性霸权下的性别歧视,到成年后又遭遇了种种不幸命运,折射出现代女性充满磨难和苦痛的悲剧原因。
-
“困惑”与“焦虑”:张恨水的“现代女性”观探析
-
作者:
周凤梅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焦虑
现代性
困惑
张恨水
女性
-
描述:
张恨水被认为是"鸳鸯蝴蝶派"作家,但他却让自己的创作紧随时代的步伐。张恨水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现代"摩登女性形象,这些"现代"女性不仅在外表和穿着打扮上"现代""西化",而且在内涵上也具备
-
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女性主题
-
作者:
罗坚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之链
神性
爱情
家庭
女性
-
描述:
纵观加里·斯奈德的诗歌与论文,可见其中隐然存在的女性主题。在斯奈德的诗性世界中,女性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诗歌、文化与生命含义,意味着爱情、家庭、生命的循环与轮回、乃至于神性的存在。对女性主题的诗性探寻也赋予了斯奈德诗歌作品丰富的美学与文化内涵。
-
在时间中修行:浅析《水在时间之下》中女性的生存悲剧及人性抒写
-
作者:
杨萍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抗模式
人性抒写
《水在时间之下》
生存悲剧
女性
-
描述:
<水在时间之下>中,方方以独特的女性生命体认塑造了水上灯、刘金荣、李翠、玫瑰红、慧如、菊妈这六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对她们生存困境的书写展现了女性的生存悲剧,更实现了对人性的超越.本文试图以女性与生存困境的不同对抗模式为切入点,探究方方笔下女性的生存悲剧及其人性抒写.
-
流浪女对男权社会的能动反抗: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形象解读
-
作者:
宋占春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独立
男权社会
婚姻
《摩尔·弗兰德斯》
女性
-
描述:
英国小说家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不再是以往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被动、懦弱、顺从、依赖、无能和羞于抛头露面的女性形象。她出身卑贱,命运多桀,但敢于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追求浪漫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用行动表示了女性对男权社会、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