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671 条
-
《三梦桥》中“梦”的隐意及其叙事功能
-
作者:
张俊萍
张蓓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愿望
梦
叙述
女性
-
描述:
,不仅如此,从叙述者对梦的利用、调控中,还可以看到一个持男性立场的狡猾的叙述人,他巧妙地通过叙述梦境塑造出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从而掩盖了妇女在两性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一事实,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着男人的利益。
-
谈《诗经》爱情诗中女性的美
-
作者:
石俊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
《诗经》
价值
女性
美的展示
-
描述:
《诗经》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描写其在爱情生活中的表现来完成的。《诗经》爱情诗中的这些女性既有外在的美,更有品德的美和性情的美。她们的品德美主要表现在贤淑、对爱情的执著和爱情理想的纯洁;她们的性情美主要表现在个性的率真和大胆泼辣。她们的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
困境、坚韧与重生:论丁玲延安时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刘敬伟
来源:
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
坚韧
丁玲
贞节观
女性
-
描述:
丁玲挟"女"字闯入文坛,她的创作贯穿了对女性生存价值的深切关注及其人生道路的探索。延安时期,丁玲着力于特殊年代女性形象的刻画与塑造,从另一种角度解读了女性的生存状态与时代认知。本文主要从女性与革命政治、女性坚韧不屈的生命潜力、对传统贞节观的反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
林语堂女性崇拜心理探析综述
-
作者:
石秋仙
来源: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崇拜心理
林语堂
原因
人物形象
女性
-
描述:
林语堂的女性崇拜心理的探析主要有五个方面:名妓情结的影响,浪漫爱情的补偿心理的影响,婚姻及亲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硝影响(名著《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的影响以及道教母性崇拜对林语堂的影响),西方留学定居生活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都体现在了林语堂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上。
-
农业合作化小说女性文化透视
-
作者:
朱自强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文化
道德
农业合作化
女性
-
描述:
上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催生出一批合作化小说,在转换角度后可看到内中女性形象展现出丰富的政治道德文化,由此更好地解读其中她们的文化内涵,以期发现相应价值。
-
新疆少数民族女性荧屏形象的变奏
-
作者:
张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少数民族
新疆
符号化
女性
-
描述:
新疆少数民族女性荧屏形象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符号化、工具化;准男性化;回归女性自我。笔者认为:女性形象的塑造必须跳出将女性符号化、抽象化的怪圈,以借鉴和融合新疆多民族文化的大视野,在“民族性”与“当代性”结合的背景下,塑造具有现代色彩和民族个性的女性荧屏形象。
-
透视曹七巧性心理变化:《金锁记》曹七巧人物分析
-
作者:
宋楠楠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金钱
男权
性文化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她笔下的曹七巧是其文学作品中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通过曹七巧性心理的扭曲,透视出造成曹七巧这一人物的社会经济等原因,透视出数千年来女性在两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
女性无法战胜爱——《色·戒》里的王佳芝形像解读
-
作者:
刘汾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人性角度
分裂
女性
爱的缺失
-
描述:
《色·戒》里的王佳芝是个颇引人争议的人物,对于以往电影里塑造的革命女性形象也是一个不小的颠覆。怎样理解这个人物?怎样评价导演李安对这一形象的把握?影片从人性角度提供了不一样的解读。
-
个人情感的激发与理性演绎的艰难:论巴金的《家》
-
作者:
李哲
来源:
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金
情感
自传
理性
女性
-
描述:
本身却激发了他的个人情感,这最终阻滞了理性话语在文本中生成叙事场景的过程,也使得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出现了与其"新女性"人格理想的严重错位。
-
童话中的女性人格
-
作者:
尹琳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求
童话
爱情
阶层
女性
-
描述:
童话,作为儿童童年教育的一部分,其含有父权社会烙印的思想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儿童长大后会根据童话中的女性形象来作为自己人格塑造的一个潜在标准,童话中有的充满性别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