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涅瓦大街”:关于女性的叙事―果戈理《涅瓦大街》女性形象的解读
作者: 彭甄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涅瓦大街   果戈理   女性  
描述: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三个女性形象--"女性集体"、"黑发姑娘"和"金发女郎"给予考察,分析其基于男性成见的小说叙事所赋予的女性形象特质--"不确定性"、"无名性"、"被动性"、"失语"和"智性缺席"等,对女性形象实行操作和控制的小说叙事策略,其目的在于建构男性主导的价值系统.
再论湘西民歌对女性形象的阐释:湘西民歌研究之二
作者: 姚春晓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湘西民歌   阐释   女性  
描述: 湘西民歌丰富多彩,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各种描述更是精彩动人,本文列举部分经典唱词,展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女性形象,使人们了解湘西女性在古往今来的生产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湘西地区人文背景及文化内涵,深切感受到湘西民歌的魅力。
论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围城”下的反抗精神
作者: 毕静枝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精神   曹禺   “围城”   女性  
描述: 曹禺的戏剧塑造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形象,特别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寄予很大关注,通过"围城"意象压抑女性,又通过特定的出走情节,表现这些女性的反抗精神。
女性生存的悲歌——苏童与福克纳作品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刘娟   卜立进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之源   悲剧命运   妇女观   女性  
描述: 苏童和威廉·福克纳在各自文学创作中都细致而深刻地刻画出了女性的成长、爱情以及结局之悲剧。但在女性悲剧命运之源的理解上,福克纳着重批判美国旧南方奴隶社会的清教传统、父权制文化以及南方妇道观对女性的戕害
曹禺戏剧世界中女性形象的存在价值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曹禺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曹禺剧作的女性解读,挖掘出曹禺作品中与同时代的作家们不同的创作的特点。用人性化的笔书写女性的生存境遇,解剖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的实质。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时代精神下女性的传统意蕴:《北方的河》《黑骏马》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永丽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时代精神   女性  
描述: 张承志在《北方的河》和《黑骏马》中塑造的几个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意义,女摄影记者代表着中国现代女性所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而母亲索米娅和奶奶这一类形象则代表了母性在中国传统中所饱含的深刻意义,以及传统女性的外柔内刚与静。
浅析《静静的顿河》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璐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   悲剧   存在   女性  
描述: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世界公认的悲剧文学,在这部作品中,肖洛霍夫极其成功的塑造了葛利高里的人生悲剧,从这个视角来看,这是一篇男权意识浓重的作品。但是,在这部作品中,三个女性人物的存在也是不可忽视
简说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江美娟   丁昕   王璞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悲剧   女性  
描述: 张爱玲凭借着她个性化的体悟和独到的笔调,创作出一个个满目疮痍、格调苍凉的故事,故事中活跃着一个又一个女性。这些女性无论怎么挣扎、怎么拼搏、怎么奋斗,最终命运都是一样—苍凉凄美,没有出路。本文主要
论林海音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作者: 于慧娟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悲剧性   女性  
描述: 林海音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承受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演绎了一场场婚姻爱情悲剧。本文试从女性的自我丧失出发,分析林海音笔下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浅析《欲望号街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晓敏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兰奇   《欲望号街车》   女性  
描述: 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欲望号街车》是一部充满不朽魅力的作品,作品为我们塑造了没落的南方贵族女性布兰奇孤独的、脆弱的、身心畸形的形象,社会优越感、自命清高和恣意放纵成为其悲剧命运的外在原因。本文通过描述
< 1 2 3 ... 15 16 17 ... 266 267 26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