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探《红楼梦》与《红字》中的女性观
作者: 王蕾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字》   男权   女性观   《红楼梦》  
描述: 在《红楼梦》和《红字》这两部世界经典名著中,作者分别塑造出了具有自主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坚强的个性、独立自我的精神使她们有勇气与男权社会对抗,捍卫自己的爱情,赞美了她们的女性自觉意识和争取自我权利的精神。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比较
作者: 蒋桂红   来源: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是“迷惘一代”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将女人分为好女人和坏女人两大类;后者关注那类娇贵可爱,有毁灭性影响和寄生本质的女人。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对妇女的不同心态,而他们对女性的矛盾心态与各自特定的生活经历有着微妙的关系。
京派作家的女性观
作者: 李玉秀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京派作家   女性形象  
描述: 京派作家②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庞大的女性群体,具有独特性。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即对理想女性的赞美、对传统女性的剖析、对叛逆女性的思考来探讨京派作家的女性观,或许这正是京派的魅力所在。
浅析老舍作品《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形象
作者: 林远者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男权思想   老舍  
描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女性悲惨的命运引起了很多作家的关注.因为五四思想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民主意识,是尊重生命主体意识的自由观念、个性解放观念.而五四人的发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于女性的发现.在<骆驼祥子>中老舍通过虎妞形象,一方面表现出时封建伦理意识对人性压抑的抨击,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老舍先生对于这种悍妇女性形象的反感,从而进一步看出老舍先生创作主体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
论《世说新语》中女性描写方法
作者: 张吉珍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步观   女性观   《世说新语》   魏晋士人  
描述: 作为志人小说的《世说新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魏晋女性是中国女性史上一个独树一帜的群体。作者借魏晋士人表达其特有的审美标准及风尚,对其描写是略其外形而重其内质才华。表现了魏晋士人进步的妇女观及魏晋女性对人格尊严的追求和维护。
"她"与"他"眼中的女性——从两部作品看林白和张承志的女性观
作者: 张悦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张承志   林白  
描述: <回廊之椅>和<黑骏马>分别是林白和张承志的代表作.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从不同的女性形象、相异的女性地位、迥异的爱情观念三个方面尝试总结林白和张承志的女性观,并指出两种观念的不足.
论李劼人的女性观
作者: 王琳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劼人   自我意识   女性观  
描述: 李劼人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个性鲜明而独特,形象地体现了李劼人对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也反映出作者的女性意识与观念.
《金瓶梅》与《十日谈》女性观比较
作者: 姚作舟   来源: 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女性观   《十日谈》  
描述: 《金瓶梅》与《十日谈》被视为中西方两大奇书,作为反封建主流文化的旗帜性作品,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文坛上得到了充分肯定.而两部作品中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广为世人所关注.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两书的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女性观.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观
作者: 王颖奕   王莎烈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意识   女性观   恐惧与焦虑   莎士比亚  
描述: 本文通过莎士比亚的两部罗马悲剧和四大著名悲剧探讨了剧中反映的至高无上的父权意识、贯穿全剧始终的"阉割情节"以及莎翁笔下的两极化的女性形象,从而认为莎士比亚在其悲剧中反映的女性观是保守的、守旧的,比其在喜剧中反映的女性观更具有悲观性和失望感。
对传统的颠覆
作者: 吕创辉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颠覆传统   关汉卿剧作  
描述: 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被誉为"伟大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家".他的剧作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富有人文主义的情怀,为受压迫的女性争取自由解放呐喊助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1 2 3 ... 25 26 27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