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视角审视下的嘉莉和简形象分析
作者: 麻淑涛   来源: 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莉   女性经济地位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嘉莉妹妹》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自然主义男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品。《简.爱》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文章从嘉莉和简这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出发,分别从女性经济地位和女性自我意识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到男女作家对文本中女性形象的不同观点。
张爱玲与张小娴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识的比较
作者: 谭冰雪   来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张小娴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张爱玲和张小娴是不同时期的女作家,他们的作品中都显露出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关注。但不同的个人经历、审美取向以及时代背景造就了他们笔下的女性人物的意识也各不相同。对此,本文通过她们几部代表作品展开比较和分析。
张爱玲与张小娴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自我意识比较
作者: 张琴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张小娴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张爱玲与张小娴是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都极为关注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生命意识。不同时代赋予她们笔下的女性人物不同的女性自我意识,通过对她们各自的几部重要小说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的变化与成长。
男性中心意识下的误读——对周蘩漪、曾树生认知错位的思考
作者: 李纾淇   来源: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中心意识   个性解放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周蘩漪、曾树生分别是曹禺的名剧《雷雨》和巴金的小说《寒夜》中塑造的两位女性人物,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涵,作者和读者同样对二人有着明显不同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投射。这种主观意识却与文本人物的客观意义存在不容忽视的错位问题。造成这种错位的根源,是男性中心意识给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造成的消极影响。
《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杨苗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传统   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小说《到灯塔去》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向现代主义小说转型的代表作品之一。《到灯塔去》带有鲜明女性主义特征的文学作品,伍尔夫将女性的话语、女性的角色和女性的价值观融入到作品中。文章试图以文学文本和女性文学为其研究对象,重新审视了西方文化传统;以女性经验和女性对生活的反映,肯定女性自身价值和重建女性自我意识,恢复女性的社会地位,赞扬女性对社会文化做出的贡献。
浅析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作者: 张菊芳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本文以女性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了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几个女性角色形象,重点剖析了她们的女性自我意识,包括作为女性自我意识的倡导者和坚持者凯瑟琳·沃森、女性自我意识的践行者琼·布兰德温、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者贝蒂·沃伦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张扬者康尼·贝克。这些鲜活的女性自我意识形象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对人类的真正解放充满了信心。
简论中国现代文坛的女性文学
作者: 刘厚德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化审美意识   中国   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简论中国现代文坛的女性文学
韩剧中的新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胡明锋   易慧频   来源: 今日湖北(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蛮女友   潜在个性   受众需求   女性关怀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近年来韩剧风靡一时,而其中大多数表现的主体是女性。而这其中,传统女性的形象与新女性形象即野蛮女友形象出现平分天下的局面。野蛮女友形象的出现与受众需求、社会对女性的关怀女性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通过这类女性形象,我们也可以看到韩剧描述社会现实、表现女性心声、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压抑、追求、叛逆——《荆棘鸟》中克利里家族三位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金阳   白雪芳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追求   命运   压抑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小说《荆棘鸟》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在父权制社会里与命运抗争追求幸福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三位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在女权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她们身上所萌发的不同程度的自我意识与其个性、命运之间的联系。
丁玲女性形象塑造的心理特色
作者: 王淑林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特色   丁玲   心理分析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自丁玲以来,女性自我意识一直是文学的一个主题。利用心理分析的技巧,丁玲追求表现女性的真实内心与女性心灵深处隐蔽的欢乐和痛苦。她用女性及自身的特质感受,展现了中国现代女性寻求漫长且苦难的心路历程:苦涩的挣扎─—苦闷的探索─—苦痛的新生─—苦恼的阴翳。
< 1 2 3 4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