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女性职业群体兴起的原因
作者: 徐继承   薛丽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教育   工业化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女性在工业化的作用下逐渐地走出家门,大量的女性参加到各行各业的社会工作中,女性职业群体出现。这一现象是当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工业化是女性职业群体出现的必要条件;其次,教育改革是女性职业群体壮大的客观推动力;同时,妇女运动是女性职业群体不断壮大的内在推动力;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女性职业群体兴起的契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职业简论——从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谈起
作者: 吕美颐   郑永福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中国近代   发展   特点  
描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之妇女运动的推进 ,中国女性就业呈现出新的局面 ,就业领域迅速拓展 ,一些新的职业开始出现 ,突破了 19世纪末以来女性职业范围狭小的局面。同时 ,部分女性开始进入高层次职业领域。女性就业权问题虽然还未取得法律的全面认可 ,但某些方面已经开始进入法律程序。在女性职业的发展过程中 ,当时的政权机构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尽管是微弱的和被动的。这一时期的女性就业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职业女性的人数在整个女性中比例很小 ,与职业男性相比人数也相差
诠释美丽内涵 谱写自信篇章——“美丽女人内外兼修”中国女性形象工程 2014年度全国推广活动在京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职业女性   全国妇联   家庭和谐   女性角色   女性健康   组委会办公室   “四自”   时代女性   女性成长  
描述: "心系女性"活动概况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倡导"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培养和造就新时代女性,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心系女性"系列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以"提高女性综合素质、创建文明和谐家庭"为宗旨,以促进女性事业发展,推动家庭和谐建设为中心,积极倡导女性履行社会责任,相继开展了女性维权工程、女性形
2013年第三届中国女性HR论坛在京举办
作者: 王云彩   来源: 中国培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职业女性   群星璀璨   职场竞争   中国人力资源   大红门   三人行   跨时代   人力资源领域   HR  
描述: 8月10日,由三人行—中国人力资源公益学习论坛主办的"2013年第三届中国女性HR论坛"在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时期女性HR经理人职场竞争力塑造。2013年进入跨时代女性职业旺盛期,中国各领域的杰出女性形象已是群星璀璨,她们凭借过人的胆识
90年代中国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汪永晨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年代   中国   老百姓   女性形象塑造   大众传媒   价值   座谈会   男人   电视剧  
描述: 在一次座谈会上,作家张抗抗说:很多年来我们对女性的形象有一种误导,我们老是说,你们应该怎样,或者说男人心目中的女人应该是怎么样,女人心月中的女人应该是怎么样,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女人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只是说,女人受了男性的压迫,或者说女人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女人应该有很多的权
职业女性与女性职业
作者: 沈纯道   来源: 人才开发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女性职业   中小学教师   职业选择   适合于做   心理特点   营业员   女性形象   男性   职业内涵  
描述: 过去,女性一般没有职业,她们的任务主要是生儿育女、料理家务。后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开始在社会上独立谋职谋生。于是,对于那些从事着固定的有收入的职业女性,人们称为“职业女性”。 女性从事职业工作,是对女性的一大解放,从此她们可以要求自主、自立、自强了;同时也是对职业内涵的一大扩展,从此职业不再是男人的代名词。 ●职业女性的特点
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
作者: 李英桃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国际环境   全国妇联   北京世妇会   社会环境   中国外交   改变自己   环境因素   国际交流   妇女组织  
描述: 北京世妇会以来,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实现全球性别平等做出贡献的进程中,中国不仅关注妇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且重视建设有利于性别平等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除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实现性别平等同样重要的还有国际环境。在2015年9月27日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出“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主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国际环境共同组成了中国对实现性别平等的环境因素的理解。
中国女性就业状况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社会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就业   女性职业   职业流动   就业状况   在业人口   中国妇女   妇女就业   农村妇女   女职工劳动保护   中国女性  
描述: 本文试图改变既往对女性就业研究多侧重城镇妇女就业的做法,对包括第一产业就业的农村妇女在内的中国女性1980年以来的就业状况做了初步描述和分析。作者尝试用性别分析的方法,从女性就业数量、女性就业的产职业结构、女性的职业流动、在业女性的收入、女职工劳动保护、妇女组织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对1982、1990年人口普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有关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揭示了我国女性相对于男性较低的就业状况和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为改进妇女就业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作者: 陈明娟   来源: 云梦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英语词汇   英语语言文化   性别歧视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中性名词   语言使用者   人称代词   男性统治  
描述: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论市场经济中女性的适应性
作者: 文献良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家务   女职工   内群体   权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女工   家庭   男性   女性  
描述: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任务。这是一场经济大变革,也是就业途径与方式的大转变。它关系着劳动者的理想、前途和经济利益。妇女能否适应这一变革并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发挥好半边天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女性的生活来源与社会地位的升降。所以,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