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让世界倾听女人——谈女性文学躯体语言的构筑
作者: 孙燕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躯体语言   男性原则   个人话语   女性经验   自身性别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特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写作古已有之。从古代妇女“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自发悲泣,到追求自由、平等、尊严,渴望成为男性的呐喊,女性写作完成了第一次否定,迈出了走向自身解放最初的、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勿庸置疑,女性的这一觉醒离女性的最终解放距离尚远。这第一次否定只是打破了认同男性原则的恶性自律,并没有显示有别于男性的女性特征,而是以失落女性自己为代价,这一方面是男权话语中心地位压抑女性语言,一方面是女性由于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对自身性别难免归咎。总之,这第一次飞跃尚未显示个人话语的清晰,还需突破主流话语的强大覆盖和公共话语无情的浪
论赵玫历史叙事中的性别意识
作者: 卢桢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女性经验   欲望   赵玫   身体   武则天   女性历史   性别意识   工具化   女性人物  
描述: 以性别视角观之,在文学史上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女性处于集体缺席的“失语”状态。198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尤其是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渗入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部分女作家开始尝试建立一种由性别意识作为基本支撑的历史叙述,即所谓“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刘思谦语),在这之中,女作家赵玫的历史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从1993年到2000年,以善于写女人著称的赵玫把视角深入盛唐宫廷,先后出版了《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①等三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选取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开放的唐王朝,进入女性内心,以细
女性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经验   新启蒙思潮   女性散文   困境与出路   女性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解放   日常生活  
描述: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的女性文学研究,在经历了同步于新启蒙思潮、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引进、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体性的确立、对女性文学历史的重新发现与梳理、女性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对本土女性经验的重视、性别理论的提出、女性文学研究的文化学拓展等几个阶段之后,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制约女性文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又该如何突破?对此,本文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正于方家。
女性绘画刍议
作者: 刘晓陶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妇女运动   西方女权主义   自由主义   绘画   仕女画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绘画根植于西方的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要研究女性绘画必须首先研究女权主义。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等议题。女性主
《乱世佳人》中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作者: 冯小燕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促进性   女性经验   刻板印象   女权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乱世佳人》   女权主义   美国南方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一、女性主义与影片简介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女权主义、女权运动,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指以女性经验为来源和动机,或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别剥削和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压迫与父权。女性主义与妇女运动联系在一起,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启蒙运动,当时的思想家已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19世纪
女性民俗: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实践
作者: 毛海莹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经验   文学创作论   身体写作   王旭烽   王安忆   中国女性文学   批评方法   性别意识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欧美国家,这种批评方法十分关注性别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重要意义,并以女性经验为视角重新审视文学史和文学现象,严厉抨击男性中心话语,以解构和颠覆的姿态以及鲜明的性别意识逐渐由边缘步入中心,成为风靡至今的女性文学批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有其发展的根源和坚实的背景,因此一旦被“移植”到我国女性文学批评领域,便难免会出现
“女性文学”的内涵和视野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作家   女性经验   文学传统   “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   政治文本   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  
描述: 短短几年,“女性文学”崛起为中国文学界显学,但蓬勃形势下亦存在相当多的混乱和误解。对此情境,本文以“女性文学”应具内涵,和中国“女性文学”应具的视野两个问题作为自己的讨论切入点,指出“女性文学”不仅仅意指女性作为写作主体的创作实践,更重要在于“女性文学”对摆脱男性中心语言,赋予女性本真经验以表述形式的目标追求。这一追求使得“女性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挑战性的文学行为,它在两个向度上展开,一是以女性感受、女性视角为基点的对世界的介入,打破男性在这方面的垄断局面。二是挖掘超出男性理解惯性和期待视野的女性经验,实现
论日本现当代女性文学对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摒弃
作者: 王松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家庭解体   女性经验   文学作品   文本解读   文学创作   家庭伦理   离婚率   当代女性文学   家庭观  
描述: 关于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有很多,包括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分析,由性差、女性经验主体、深入到女性文学创作的思维主体性及言语表象问题等。有关日本现当代女性文学中反映的一些问题的相关研究有失语症、文学消亡论、纯文学等问题,其中包含了离婚率增高和传统家庭解体等社会问题。伴随着日本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的家庭观、婚育观与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益凸显,日本现当代女性文学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问题。日本现当代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经验   王安忆   文学传统   “女性文学”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一、概念严格地说,“女性文学”直到九十年代才成为中国文学界、学术界一个类型化的话题与课题。随着“女性”或“妇女”从意识形态上和理论上被抽象出来,也随着“大写的人”的文学框架的解体,“女性文学”成为在文学中进行再抽象后的新的理论范畴。这个概念坚执地认定...
消失的男性——近期女性文学一个重要主题的演变
作者: 易光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经验   女权主义   西方女性主义   张洁   父权制文化   爱情   女性文学   男性   性别角色  
描述: 较长时间里,男性作为一种对象内容,只是在普泛的意义上出现于女性文学之中。善与恶,对抗与妥协,正确与错误……这些并不具备性别角色特征的文学主题,被一次又一次或肤浅或深刻地呈现。近年来,男性主题作为独具意义的性别主题,为女性文学所普遍关注,并演变出一系列复杂的形态。研究这种变化,有助于深化对女性文学的研究。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