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297 条
-
“区域文化与女性发展”研讨会征文活动综合评述
-
作者:
骆晓戈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合调研组
中国社会转型期
社会性别
女子学院
社会科学工作者
中国梦
土地权益
土地确权
女性研究
性别研究
-
描述:
各位理事,老师们,同学们:协会于2014年6月在湖南女子学院召开第一次理事会暨“女性发展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本次“区域文化与女性发展”研讨会的征文活动得到各理事单位和女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共收到论文近67篇。从收阅的论文情况来看,此次征集的论文有如下特点:一面向本土,服务于妇女发展在67篇论文中有17篇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妇女现实问题的研究分析。益阳市妇联为论
-
2015年《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妇女/性别研究选题方向推荐
-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留守妇女
妇女解放
选题方向
中国妇女
女性研究
学者意见
性别研究
优秀研究成果
妇女研究
-
描述:
为进一步加强与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和引导广大作者/读者密切关注中国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科学研究,大力推动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和学科建设。2015年,《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尝试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筛选出本年度妇女/性别研究的选题方向,供广大作者和读者参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也将以此为重点,采编优秀研究成果。欢迎各位作者踊跃投稿
-
2015年《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妇女/性别研究选题方向推荐
-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留守妇女
妇女解放
选题方向
中国妇女
女性研究
学者意见
性别研究
优秀研究成果
妇女研究
-
描述:
为进一步加强与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和引导广大作者/读者密切关注中国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科学研究,大力推动我国妇女/性别研究和学科建设。2015年,《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尝试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筛选出本年度妇女/性别研究的选题方向,供广大作者和读者参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也将以此为重点,采编优秀研究成果。欢迎各位作者踊跃
-
《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总目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研究
对策研究
女性研究
社会性别分析
出生性别比
女职工劳动保护
妇女发展
性别差异
性别研究
性别平等
-
描述:
《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总目录
-
《医学前沿》征稿函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妇女(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普研究
医药信息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女性研究
中国电子学会
医学前沿
征稿函
国外发行代号
国际标准刊号
邮发代号
-
描述:
《医学前沿》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系甘肃省妇女联合会、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现代妇女杂志社主办,《医学前沿》编辑部编辑,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协办,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由中国电子学会医药信息学分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传播部、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优秀省级医学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244,国内标准刊号:CN62—1004/C,国内邮发代号:54—124,国外发行代号:6271M。
-
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研究及文献发展概况
-
作者:
董印红
来源:
甘肃民族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状况
平等发展
女性发展
少数民族女性
发展概况
女性研究
文献
女性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
发展速度
二十世纪
-
描述: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女性研究就是描述、解释、斫究中国各少数民族女性现象,了解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状况,解决各少数民族女性问题,预测少数民族女性发展前景,促进少数民族女性发展速度,争取平等发展的权利。
-
上海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
-
作者:
宜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98年
中外
妇女学
多层次
理论与方法
党委
上海师范大学
性别问题
女性教育
研究中心
女性研究
婚姻家庭
现实问题
法律
妇女组织
妇女史
20世纪80年代初
-
描述:
上海师范大学的女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基础上,校内不同学科有志于女性研究的学者于1998年12月成立了上海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现有成员30多名。几年来,在各级妇女组织和上海师范大学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心成员结合中国的现实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女性和社会性别问题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