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台湾早期女作家笔下的女性生存状态研究
作者: 纪忠璇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生存状态   台湾早期女作家  
描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封建主流文化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女性沉重的负荷与苍凉的生存状态引起了当时精英女作家们的关注与反思。作为台湾女性文学拓荒者的林海音、孟瑶、郭良蕙等作家,她们或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为在封建泥潭中挣扎的女性呐喊,或用更广阔的视野将女性命运做了整体和深入的思考,以女性的苦难挣扎史来反映现实社会。她们通过女性形象的悲惨境遇对整个中国女性命运做了痛苦而深刻的反思,但由于台湾的特殊文化环境、女作家本身时代观的限制,女作家们陷入讲述一个个凄惨哀怨的女性悲剧的创作思路,并没有对陷入困境的女性指
张爱玲文中的女性生存状态探究
作者: 张炜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状态  
描述: 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她们是一批普通又平凡的女性形象,尽管生活在新的都市,但最终都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与束缚。同时,在张爱玲的笔下对女性生存状态有着新的诠释与解读,这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上的重要突破与创新。本文旨在探究张爱玲文中的女性生存状态,以便给今后女性形象的探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莱辛作品中女性情感困惑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反思
作者: 何欣   王浩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迷失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生存状态  
描述: 多丽丝·莱辛对女性情感、命运的关注和对妇女解放的一贯支持可谓首屈一指。她以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对两性问题的思辨性思考,塑造了众多处于感情困惑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的塑造,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女性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处境。本文拟从莱辛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来解读莱辛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
沉沦或本真: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昆德拉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
作者: 郭向宇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沦   昆德拉   女性生存状态   本真  
描述: 本文在借用海德格尔有关沉沦与本真理论的基础上,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并加以划分,即:沉沦的代表与本真的形象,从中透视昆德拉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并力图为现代文明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与启示。
浅析《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女性的生存状态
作者: 孙耀霞   刘玉儿   涂妩玲   来源: 金卡工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生存状态  
描述: 维多利亚时期作家福斯特特别关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在其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福斯特刻画了很多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她们所处的三种不同生存状态,揭示造成这种不同生存状态的深层次原因.
美国“进步时代”中的女性
作者: 鲜于静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步时代   女性生存状态   《拉格泰姆时代》  
描述: 在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中,多克托罗从20世纪70年代的视角,重构了美国“进步时代”抗争与寻求解放的女性,真实和虚构女性人物的融合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小说塑造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女性人物,包括激进女权主义者、中上层社会白人女性、妓女、黑人和犹太女性。
美国“进步时代”中的女性——《拉格泰姆时代》中女性生存状态剖析
作者: 鲜于静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步时代   女性生存状态   《拉格泰姆时代》  
描述: 在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中,多克托罗从20世纪70年代的视角,重构了美国“进步时代”抗争与寻求解放的女性,真实和虚构女性人物的融合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小说塑造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女性人物,包括激进女权主义者、中上层社会白人女性、妓女、黑人和犹太女性。在历史的变革中,她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女权运动的影响,试图摆脱受奴役的状态,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同社会、命运进行抗争,寻求解放和幸福。该小说反映了作者在女权运动时代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女性身体和意识的解放、社会活动的参与、理想与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女性获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生存状态
作者: 王瑶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性命运   英美文学   女性生存状态  
描述: 伴随着20世纪初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女性文学应运而生,它是超越阶级和种族,从女性的意识和性别身份的角度来着重表现女性的命运、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及女性的情感的文学作品。英国作家维尼吉亚·沃尔夫的《自己的房间》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部作品不仅是英美女性文学的开端,更代表着西方女性文学向世界文坛迈向的第一步。正是由于英美文学在世界女性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不可被忽视的研究价值。
从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解读女性生存状态
作者: 肖芊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忠诚   逃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女性生存状态  
描述: 本文分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特雷萨和莎宾娜两位女性,描述了她们的生存状态——背叛和忠诚,阐述了她们在现实中所处的生存困境,并进一步分析了这其中所折射的昆德拉的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进而窥视当今女性的解放之路。
当代女性文学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作者: 唐长华   来源: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主体   女性生存状态   女性主义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应站在生态文化高度,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中的作用和价值,强调社会生态中的男女平等和协同合作。从女性创作主体、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看,女性创作主体从女性自然天性出发,对自然万物体现出了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当代女性文学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凉命运和心灵苦痛有充分自觉;生态文化建设为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