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911 条
-
侗族口传文学《珠郎娘美》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赵锐
来源:
民族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郎娘美
女性意识
口传文学
侗族文化
-
描述:
侗族口传文学《珠郎娘美》是侗族社会流传百年的口传经典,通过哀婉的爱情故事塑造出来的侗族女性形象,既是侗族文化瑰宝,又是侗族社会女性意识的象征。通过对《珠郎娘美》叙事歌、侗戏文本的研究,揭示侗族女性独特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敢于追求自由的爱情婚姻和敢于追求独立平等的人格等方面,而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根源在于侗族社会有适合女性意识培植与生长的生态环境。
-
池莉《不谈爱情》与殷熙耕《贫妻》小说中女性意识对比研究
-
作者:
夏艳野
来源:
速读(中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贫妻》
女性意识
《不谈爱情》
对比研究
-
描述:
池莉与殷熙耕分别是当代韩中两国的著名女作家,在其各自创作的《不谈爱情》与《贫妻》中二者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和技巧,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和描述,再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性意识和社会状况.本文旨在剖析两部作品中反映女性意识的异同点,并揭示社会背景、民族文化、作家经历等是导致产生这些异同点的主要原因.
-
论《万物生长》电影改编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陈双双
来源: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改编
女性意识
李玉
《万物生长》
-
描述:
李玉是女性导演中比较成功的一位,从《今年夏天》到《二次曝光》,李玉的电影一直充斥着鲜明的女性意识并保持着女性主义立场。在《万物生长》的改编中,李玉保持了她一贯的女性立场并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然而最终并没有突破男权藩篱,其女性意识具有不彻底性。文章旨在通过电影《万物生长》改编问题,从女性形象的重构、主线设置的变更以及结局设置等角度来探讨李玉的女性意识的彰显与压抑。
-
网络小说到荧屏——女性意识的体现,奴性解放运动的宣扬
-
作者:
赵艳妮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网络小说
女性解放
和谐
-
描述: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男权社会,即使在当下,女性解放运动还是没有颠覆这个社会结构。21世纪,是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网络上流行的小说逐渐受到影视界的重视,将其搬上荧幕,二者的结合可以说为女性解放运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中的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
作者:
赵慧敏
来源:
萍乡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价值观
-
描述:
传统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作家按照男性标准去塑造的,这种形象带有性别偏见与误解。因此,从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分析女性形象对解读女性主义是大有裨益的。在美国文学史上,《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勇敢乐观、坚韧不拔的女强人形象。米切尔夫人通过其生花妙笔去诠释其心目中的女性主义。本文通过分析斯嘉丽的价值观以及对待爱情、婚姻与家庭的态度来解读女性主义的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对男权统治的突破。
-
浅析《空镜子》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冯泽仙
来源:
赤子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空镜子》
女性形象
-
描述:
《空镜子》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大胆地表现出对女性的生存境遇与命运的关注,试图通过平凡善良的女子在世俗生活中的波折历经,完成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
身体的救赎和放逐:《莎菲女士的日记》与《上海宝贝》比较
-
作者:
孙祥华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叙事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丁玲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主人公莎菲因其大胆、直白的性欲流露及勇敢、决绝的反叛姿态,历来受到评论界莫衷一是、褒贬不一的评价。90年代末期,女作家卫慧的长篇《上海宝贝》,同样在文坛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骚动,小说因写到女性手淫、同性恋等场景而掀起了关于“身体写作”的讨论热潮。从两部作品中“身体意象”的不同诠释、对男权的反叛和回归、灵肉统一和分离的爱情观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简单的比较。
-
浅析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王晗
来源:
文理导航(下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海明威
女性形象
-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一代世界文学巨匠。他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其作品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从具体作品入手,分析他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以及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助于对作家有更全面的理解。
-
《都柏林人》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夏娇
来源:
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都柏林人》
-
描述: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早期作品,小说表达了爱尔兰人精神瘫痪的主题。在乔伊斯看来,那个时代的女性处于深重的压迫之中,那时的女性已不再是麻木的,女性意识已初步觉醒,她们已经开始与当时的男权社会相抗争,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权力,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如《一段痛苦的往事》中的埃米莉·思丽克、《母亲》中的卡莉夫人、《伊芙琳》中的伊芙琳及小说的压轴篇《死者》中的三位女性都具有这样的觉悟和初步的抗争意识。
-
浅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韩海燕
杨晴芳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觉醒
女性主义
-
描述:
《飘》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故事女主人公斯嘉丽独立,自主,追求自由,对男权社会的不满与反抗的个性和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感染着许多人,展现出20世纪美国的新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