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小说创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20世纪香港女性小说创作发展评述
-
作者:
盛莉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
女性小说创作
当代
发展
-
描述:
香港女性作家小说创作在香港文坛上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坛更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发展史。本文在历史的框架下,从与大陆女性文学关系以及女性作家群体变化的角度,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评述了20世纪香港女性小说创作发展,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
-
林白、陈染等女性小说创作的个人视线探析
-
作者:
王光华
来源: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立场
陈染
女性小说创作
个人视线
“个人记忆”特征
林白
-
描述:
20世纪末,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入,人们生存方式和社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在新的文学创作的文化语境下,文学创作的视线发生潜移,出现了林白、陈染等女性文学创作和较为纯粹的私人化写作,其作品呈现出"个人记忆"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女性立场,其关注自身的创作倾向,个人化、内省式创作路向折射出女性独立意识的新的觉醒。
-
“梦中人”\“‘梦’中人”与“梦幻人”
-
作者:
李萱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意义
文化想象
女英雄
性格特征
文化心理
女性小说创作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现代女性小说创作中,“梦幻”作为作者与社会文化对话和交往的一种心理空间及形式,时常同女性形象的塑造杂糅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梦幻”女性形象,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梦中人”、“‘梦’中人”与“梦幻人”女性形象。本文着重探讨这三种与“梦幻”直接相关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现代女性小说中的文本功能,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深层文化心理,以及作者赋予其中的性别文化想象与话语建构。 “梦中人”:性格特征、现实映照与文化心理 爱做梦、爱幻想、整日沉浸在梦幻中的“梦中人”女性形象,早在传统女性创作中就已较为常见。如在宋朝朱淑真、魏
-
女性意识的诗意把握
-
作者:
王慧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女性作家
男权文化
现象分析
女性意识
诗意把握
女性小说创作
女性文学
城市女性
徐坤
-
描述:
女性意识的诗意把握
-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创作的风格特征
-
作者:
陈方
来源:
中外文化与文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小说创作
八九十年代
感伤主义
后现代主义
俄罗斯文学
女性文学
风格特征
自然主义风格
-
描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在俄罗斯的大规模出现,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和文学现象。俄罗斯的文学也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学一样,呈现出一种女性化的趋势。女性作家的作品无论就数量还是就影响而言都已经不亚于男性作家,她们也不断地成为各种文学奖项的获得者,所有这些都表明,当
-
丁玲女性小说的特色与贡献
-
作者:
杜方智
来源:
零陵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丁玲
阶级解放
女性小说创作
个性解放
知识女性
女性文学
-
描述:
丁玲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为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作出过自己独特的贡献。她说:“作为妇女,当然对妇女更了解,更熟悉她们的情况,她们的问题……所以女作家写妇女,也是很自然的事。”丁玲一大批小说就是描写妇女的生活、心灵与命运的。一女性文学是以女性的眼睛、女性的灵魂来审视人生,透视生活,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学。这种女性主体意识总是与一定的时代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交织、纠缠、联结在一起的。中国女性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则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
-
心灵追寻──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综述
-
作者:
河洛易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20世纪
女性小说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女性小说创作
后新时期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
描述:
心灵追寻──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综述河洛易情爱,是中外文学一个最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主题。从“五四”到“新时期”、“后新时期”,中国小说界出现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情爱文学,其中尤以女性小说为世人所瞩目。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女性作家群,她们的作品记录了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