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79 条
-
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路径:评张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
-
作者:
吴雪丽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语境
女学生
历史现场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问题
女性书写
中国现代
现代女作家
女性主义
-
描述:
自上个世纪80年代系统的中国女性批评与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时间,其间,以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解读和阐释中国女性作家作品成为一种主流。虽然西方理论曾经打开了女性研究的视野,并且多有洞见,但是,基于整体西方女性生存经验和历史语境的女性话语并不可能穷尽中国女性生存和写作的真相,遮蔽和盲视也不可避免。在此
-
当下“官场小说”的女性叙事
-
作者:
赵佃强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腐小说
男性作家
官场小说
欲望化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叙事
男性文本
女性写作
近二十年
-
描述:
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文坛涌现出了诸如张平《抉择》、陆天明《大雪无痕》、王跃文《国画》、李佩甫《羊的门》、毕四海《财富与人性》、阎真《沧浪之水》、刘醒龙《痛失》等一大批被命名为“官场小说”或“反腐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从性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这些小说的作者全部都是男性,由此构成了一种“男性文本”; 另一方面在这些小说中女性既作为人物实体被书写,更作为欲望化的文学符号被想象和利用,由此构成了一种“女性叙事”。伊莱恩·肖尔瓦特将“女性主义批评”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涉及作为读者的女性,研究的对象是关
-
《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理论的实践
-
作者:
王烈琴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男性话语
雌雄同体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者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化
女性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导言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女权主义思想家和女性主义作家。她的长篇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大胆提出的"如果一个女人要想写作,就必须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对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肖瓦尔特说:"如果说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妇女运动的女儿
-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批评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性研究
-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克
写作风格
女性主义者
黑人方言
发展历程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批评
批评话语
女性写作
女权主义运动
-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中,选举权和就业权是妇女争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将"消除两性差别"作为斗争口号,当时的女权主义者质疑传统所认可的认为两性特征和气质来自于先天遗传的观点,要求各个公众领域对妇女开放。
-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批评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性研究
-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克
写作风格
女性主义者
黑人方言
发展历程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批评
批评话语
女性写作
女权主义运动
-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中,选举权和就业权是妇女争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将"消除两性差别"作为斗争口号,当时的女权主义者质疑传统所认可的认为两性特征和气质来自于先天遗传的观点,要求各个公众领域对妇女开放。
-
从传统到现代: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角色建构
-
作者:
荀羽琨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建构
家庭角色
新时期
男权文化
男权社会
女性角色
女性写作
角色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觉醒
-
描述:
角色意识的建构是贯穿20世纪女性写作的核心命题,体现了女性突破男权文化禁锢,追求独立人格的现代品质。"五四"新女性觉醒的标志就体现在对家庭角色的叛离,新时期女性文学也是在对这一母题的继承中宣告开始的。在社会和家庭角色的抉择
-
女性作为方法:读贺桂梅《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
-
作者:
罗雅琳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贺桂梅
性别政治
文学传统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解放
性别研究
当代女性文学
写作时间
-
描述: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是当代女性文学繁荣的重要契机,也是贺桂梅展开女性文学研究的起点。2014年,她出版《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全书由具有连续主题和问题意识的四组文章构成,写作时间跨度近20年。这既是对她性别研究路径变化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为当代新情境下女性
-
“民国机制”下的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谭梅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研究
妇女文学
当代文学
中国女性文学
盛英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戴锦华
-
描述: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性别的维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始,有关文学与性别关系的研究,构成了当代学界一个广受瞩目的问题。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盛英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常彬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康正果的《女权主义与文学》、乔以钢的《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戴锦华的《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王绯的《空前之迹》等等学
-
“第五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女性文学论坛”综述
-
作者:
江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世界
性别政治
首都师范大学
女性文学研究
经典化
中国女性主义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世界华文文学
迟子建
-
描述:
2015年6月26-27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女性文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女性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外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各抒己见,在多个视阈与问题中对“女性文学经典化与跨界书写”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解析。一本次会议总论坛的议题是女性文学经典化与跨界书写。文学的经典化直接受制于政治权力的无形
-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气质与风韵: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评说
-
作者:
徐肖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个体
王安忆
叙事界限
郑袖
中国女性文学
小说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严歌苓
-
描述:
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于2012年3月29日评出,由此次获奖作品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一种气质和风韵,也可以由此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和现状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大致呈现为:1、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主流风格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次获奖的王安忆、方方、严歌苓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至上世纪90年代,
<
1
2
3
...
18
19
20
...
36
37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