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作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420 条
-
试论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其文学观
-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生活态度
文学创作
文学观
-
描述:
我国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活跃和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文学观念关系密切.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而洒脱的,她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着力追求生活质量.在文学观念上,她们把写作看作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为文学只能是作家心灵自由和真诚的自然表露,作家的责任感应该是对审美的自觉把握和在作品中熔铸作家一己的生命意识.
-
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
作者:
张倩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话语
女性作家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发展迅速。无论是女性形像的书写还是女性作家作品的发表都让我们看到女性叙事的凸显。本文将围绕“女性叙事”通过对女性军人形象、与军人有关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军旅作家的叙事话语研究,让读者看到女性意识的蓬勃及女性在军旅文学中逐渐占据的重要地位。
-
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
作者:
张倩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话语
女性作家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发展迅速。无论是女性形像的书写还是女性作家作品的发表都让我们看到女性叙事的凸显。本文将围绕“女性叙事”通过对女性军人形象、与军人有关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军旅作家的叙事话语研究,让读者看到女性意识的蓬勃及女性在军旅文学中逐渐占据的重要地位。
-
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
作者:
张倩
来源:
文学教育(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话语
女性作家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发展迅速。无论是女性形像的书写还是女性作家作品的发表都让我们看到女性叙事的凸显。本文将围绕“女性叙事”通过对女性军人形象、与军人有关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军旅作家的叙事话语研究,让读者看到女性意识的蓬勃及女性在军旅文学中逐渐占据的重要地位。
-
从《新英格兰修女》看弗里曼成为女性作家的蜕变历程
-
作者:
张姗姗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蜕变
道德
婚姻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英格兰修女》讲述了一位普通女性摆脱婚姻束缚,追求独身生活的故事。小说具有半自传体性质,从主人公路易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抱着独身想法的作者弗里曼的影子。本文意在论证小说实际上记录了作家玛丽·弗里曼突破思想束缚,由一位乡村姑娘蜕变为独立女作家的心路历程。
-
不同文本 不同声音——20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左怀建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20世纪 40年代 ,男、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是两种文本、两种声音。同是女性对个人的坚执 ,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 ,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 ,对自由的尊重 ;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 ,男作家看来是淫荡 ,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 ,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男作家看来 ,如此 ,女性解放走上了反面 ,女作家看来 ,如此仍不够 ,仍不足以撼动男性中心世界的根基 ;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 ,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
女性写作中的自我意识
-
作者:
惠百团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自我定位
自我意识
心灵特征
自我形象
-
描述:
女性"自我"意识虽然是女作家以个人的名义(即第一人称)进行故事叙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武断地将作品中的"我"等同于作者本人。当然,这并不排除这个艺术形象上所呈现出的作者本人的经验(他人的或个人的)特征,同时,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女性"自我"形象与其他类别的女性形象的区别。它是关于"自我"的言说(第一人称叙事),并且这个"自我"必然地折射出女性作家的心灵特征。
-
二十世纪40年代女性文学形象之比较研究
-
作者:
杨剑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二十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由于观察角度和性格及描写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如同是女性的坚执,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对自由的尊重;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男作家看来是淫荡,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等。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了解这些,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
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从女性人物的变迁看莫里森思想的演变
-
作者:
张宏薇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思想变迁
黑人女性
女性文学
莫里森
-
描述:
作为一个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凭借自己的切身经验,塑造了众多个性突出、形象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从早期、中期到后期的创作中,虽然一直秉承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但是女性人物的形象已经悄然发生了变迁。作家思想也随之演变,即从揭露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对黑人心灵的扭曲,到展现黑人女性用自我放纵的极端方式反抗性别不公正,再到含蓄地提出建构两性和谐社会的大同理想的过程。
-
僭越传统的女性言说——凌叔华《花之寺》中的叙述声音
-
作者:
舒凌鸿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花之寺
叙事风格
作者型叙述声音
凌叔华
-
描述:
对于女性作家而言,作者型叙述声音有碍于女性以女性身份发出自己的声音,却有助于女性形成文本的叙述权威。凌叔华对既有的文本常规和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既合作又反抗的姿态,在其代表作《花之寺》中巧妙建立属于女性的文本叙述权威。小说传达了女性人物内心的希望与失望,描写女性内心获取了读者对女性的同情,而深入男性内心则体现了对男权制度的批判。《花之寺》中的文本具有在表面上遵从传统而实质上僭越于传统的双重特征。
<
1
2
3
...
5
6
7
...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