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书写】搜索到相关结果 114 条
-
书写的欲望--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化与女性话语权力
-
作者:
孙周年
肖向东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话语权力
双性建构
女性书写
女性文化
-
描述:
本文在 2 0世纪的文学背景下 ,系统梳理了女性文学发展的脉络 ,指出女性书写是一个男性无法进入而又实际存在的生命空间 ,这一世界相对于男性是“盲区”,女性写作便在这“盲区”中生长、发展 ,形成潮流 ,目的是颠覆男权文化的霸权地位 ,为自己争取话语权力
-
盈盈锵锵于沪上:一种城市性别书写的文学标本
-
作者:
葛亮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雌雄同体
王安忆
两性观念
审美自觉
女性书写
城市
-
描述:
对于女性的书写成为王安忆表达城市的重要门径,并以其独特的性别文化自觉成就了这一领域的文学标本。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造就作家中正平衡的性别意识,依靠对两性的观照,从而认识与厘清女性特质,并表现为文学写作层面的审美自觉。城市空间所独有的物质与开放兼容性,提供了女性话语得以施展的余地。从"布尔乔亚"代言人到"真正的市民",王安忆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实现了对上海这座城市文化核心的掘进。而其笔下角色不仅摆脱了单一的女性经验,且以实质化与在地化的方式,实现了对"雌雄同体"理论形式感的超越。这些作品的示
-
作家莫里森的身份定位
-
作者:
蒋欣欣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人
少数族裔文学
托妮·莫里森
黑人
身份定位
女性书写
女人
-
描述:
作家莫里森的身份定位是黑人、女人和美国人。作为一名黑人,莫里森从家庭、黑人学校和社区汲取了丰富的黑人民间文化养分,并将这一民族传统的精髓发扬光大。作为一个女人,她关注历史和现实中的黑人妇女,塑造出敢于反抗不公社会、打破歪曲原型、实践本真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同时,莫里森又是跻身主流的美国文学大师,双重意识、两种话语在被经典化的莫里森的头脑中角逐。
-
缤纷霓裳里的虚空:浅议张爱玲小说中服饰描写对女性的客体化策略
-
作者:
王曦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景观
陌生化
客体化
恋衣癖
空洞能指
女性书写
-
描述:
服饰是女性创造力的一个重要表征,张爱玲用笔替自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渲染出缤纷霓裳.她以共享的女性经验为基础,在服饰细节描写中暗含女性的性格命运,彰显社会对女性无孔不入的逼迫.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中服饰这一重要意向为切入口,试图分析张爱玲服饰描写对女性采取的客体化策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别予以阐释: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恋衣癖情节,男性凝视姿态下把女性连同服饰处理为"他者"景观,采用陌生化手法使服饰新的含蓄意指到达表层以重新建构意义,服饰描写中以"空洞"反"空洞"的控诉策略.进而揭示张爱玲这一自我否定策略中暗含的反抗姿
-
“凝视”下的女性写作:邱心如创作《笔生花》刍议
-
作者:
徐倩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生花》
男性凝视
困境
女性书写
邱心如
突破
-
描述:
阅读女性弹词小说中关于女主人公最终归宿及宣扬女性传统美德的文字,可以发现女性作者们是在男性的凝视之下进行写作的。在长期的男性凝视下,女性不仅会认同男性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符合男性凝视的女性形象。作品《笔生花》通过文本中展示的作者邱心如所受的封建教育、她对女主人公婚后生活的细微描写和对作品人物的塑造等,使人感受到浓重的封建道德意识,她的写作无疑也是在男性视野的凝视之下进行的。
-
以跨越地平线:论《方舟》与《在同一地平线上》的女性书写
-
作者:
滕腾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出藩篱
张洁
女性书写
悲剧结局
张辛欣
主体姿态
-
描述:
经过十七年和文革的沉寂,女性主义文学终于在1980年代重新“浮出历史地表”,一批年轻有为的女作家迈出了为女性争取平等与权利的第一步.1980年代初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张洁、张辛欣的女性主义小说《方舟》和《在同一地平线上》,分别对当下女性的处境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思考,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出路.虽然两人的努力最终未获得成功,但她们勇开先河的魄力和探索的力度都为之后的女性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
在传统中反传统:论莎菲形象的悖论性及女性书写的困境
-
作者:
黄彩萍
来源:
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反传统
悖论性
困境
莎菲形象
女性书写
-
描述:
丁玲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标志性的作家,虽然目前丁玲研究已抵达瓶颈,但只要女性对自己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存在的探寻没有停止,丁玲及作品研究就还会有开拓的空间。丁玲笔下的莎菲形象极具歧义和丰富性,该文着重从性张扬与性压抑、自恋与自虐、觉醒与困惑三个方面分析莎菲形象的悖论性,莎菲的焦虑、孤独正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女性悲剧命运和精神困境的寓言式表达,莎菲们无处逃遁和突围,只能陷入角色的迷茫和文化的焦虑中,丁玲和莎菲一样,只能在传统中反传统,女性仍然难以有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文化主体地位,莎菲悖论的形象也正昭示出女性书写的
-
中国女性文学纵览
-
作者:
胡辛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喷发
迷惘
寻觅
女性书写
执著
潮流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 ,穿越时空 ,把女性自己写进文本 ,在历史长河留下了稀疏却温暖的灯光 ;“五四”运动将中国女性文学喷发成潮流 ,近百年来 ,中国女性文学在女性独立意识和价值上寻觅探求 ,并由外部世界逐步向女性内部空间挺进 ,在爱情、事业、姐妹情等古老又新奇的层面进行了执著又迷惘的文化探险 ,在苍凉又美丽的风景中迷茫又执著走向远方
-
评铁凝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
-
作者:
焦雅萍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农村
男权文化
王安忆
女性性别
大浴女
乔叶
女性书写
一个女性
女性生存状态
铁凝
-
描述:
一、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一)香雪时代的女性形象铁凝高中毕业后,因为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所以她毅然选择了做一名知青,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积累创作素材。正是在河北农村生活的这四年,让她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这种朴实的农村生活,也使她的笔尖流淌出了一种亲切和温馨。《哦,香雪》就是其中的一部佳作。大山深处的台儿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是有一天却突然被设
-
解读张洁长篇小说中类型化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新宇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重的翅膀
茅盾文学奖
陈思和
能写会算
张洁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书写
文艺评论家
吴为
时代女性
-
描述:
一、引言中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张洁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凭借《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在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随后创作了《沉重的翅膀》《方舟》《爱,是不能忘记的》《无字》等著名小说,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陈思和曾对张洁的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张洁的笔触婉约而不乏清新、宁静而兼具悠远,呼唤着人世间的真情,挖掘着复杂的人性。的确如此,张洁凭借着对人性的关照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创作了一部
<
1
2
3
...
6
7
8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