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大革命时期】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探索与实践
-
作者:
赵铁锁
秦明月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领导
妇女运动
大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
描述: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领导的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在妇女运动的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制定了较有成效的策略并付诸于实践。因党早期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可避免的有些许不足之处,但确实为推动妇女运动的发展,促使妇女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为以后党领导的妇女运动奠定了理论、群众和干部上的基础。
-
向警予: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
-
作者:
张辉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思想
大革命时期
向警予
-
描述:
向警予,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回溯向警予为妇女解放不懈奋斗的历程,其在思想上经历了从自由女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转变历程。一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形成,革命与妇女解放成为向警予毅然奋斗的主题。1939年,毛泽东称赞她为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
-
何香凝与广东大革命时期的妇女统一战线
-
作者:
蔡瑞燕
来源: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香凝
大革命时期
国民革命
妇女统一战线
-
描述:
大革命时期,何香凝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兼任广东省妇女部长,领导广东妇女运动,她与共产党妇女运动领袖通力合作,发挥知识妇女的先锋与桥梁作用,深入基层发动广大农工劳动妇女,促成了各界妇女的大联合,使妇女统一战线对国民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
简论大革命时期湖南妇女运动的贡献
-
作者:
刘小云
来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妇女运动
大革命时期
贡献
-
描述:
大革命时期湖南妇女运动发动充分,从城镇到乡村,从知识层到工农层妇女都动员起来了,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特别是农村大革命中,湖南妇女真正起到了“半边天”作用,涌现了大量的妇运积极分子和领袖人才,为中国妇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大革命时期湖南妇女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
-
作者:
刘小云
来源:
益阳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妇女运动
大革命时期
原因
-
描述:
大革命时期湖南妇女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和影响 ;中共湖南党组织的领导和发动 ;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推动
-
大革命时期女界统一战线的作用与影响
-
作者:
陈悦悦
黄艳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用
女界统一战线
影响
大革命时期
-
描述:
大革命时期,在中共统一战线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以国共两党妇女运动为主要特征,联合女权、参政、基督教妇女团 体和个人的第一次女界统一战线。在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各阶级、各阶层妇女共同参加国民革命和妇女解放的新局面,为国民革 命和妇女解放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
大革命时期宋庆龄与妇女解放运动
-
作者:
雷慧清
来源:
江苏文史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家
妇女运动
生平事迹
中国
大革命时期
-
描述:
大革命时期宋庆龄与妇女解放运动
-
现代都市小说中“都市知识女性”形象考察
-
作者:
李荣鹏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人
传统社会
“新女性”
知识女性形象
大革命时期
现代都市小说
都市女性
时代女性
传统文化
现代知识者
-
描述:
现代都市小说中“都市知识女性”形象考察
-
大革命时期建构的两种并立的女性主体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国族主义
政党政治
文学作品
国民党
妇女解放运动
主体建构
大革命时期
自我建构
女性形象
-
描述:
林丹娅、周文晓在《厦门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撰文指出,大革命期间(1924—1927)改组后的国民党成立了中央妇女部,首开妇女解放运动与政党政治之合流,从而有思想有组织地从国族主义与政党利益出发对女性进行主体建构。而这一建构并非是单一与固定的,而是多元与变化的。它一方面影响了文学作品中
-
茅盾创作中的女性心象和时代女性
-
作者:
钟桂松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系列
《红楼梦》
茅盾
霜叶红
大革命时期
人物塑造
创作心理
女性形象
《子夜》
时代女性
-
描述:
茅盾的小说创作中,人物塑造数以百计,各色人等应有尽有,都活跃在那斑斓的小说世界里。然而,在这芸芸众生中,最亮丽、最光彩照人、最动人的,是茅盾笔下的少妇形象,如《虹》中的梅行素,《动摇》中的陆梅丽,《子夜》中的林佩瑶,《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的张婉卿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