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国家话语与中国女性形象变迁
作者: 王蕾   来源: 决策与信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劳动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国家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妇女解放理论   国家话语   形态控制   中国女性  
描述: 沿着《中国妇女》等媒体60多年对女性形象的宣传报道轨迹,从定量研究和质性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主流意识形态控制下,国家话语与女性形象的变迁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 一、角色探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经中国化改造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作为主导的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妇女解放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将女性的经济独立视为男女平等的重要内容。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中国实现妇女解放目标的主导话语就是“男女平等”。为了贯彻男女平等思想,国家制定了男女平等的政策和法律,从立法上给予女性平等地位,并利用
国家话语之中的传统叙事轨迹
作者: 李勇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红色经典   社会主义新人   梁三老汉   合作化   豪杰   气质   民间性   国家话语   传统叙事  
描述: 近年来的重评“十七年”、重读“红色经典”,使得《创业史》这样的巨著又回到了人们的阅读视野之中。作为一部反映农村合作化题材的小说,《创业史》(第一部)在突出了阶级意识和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历史观的同时,也写出了真切的生活实感,体现了以民间生活、民间文化为基础的平民意识。《创业史》的民间话语是隐藏在政治话语之下的,这在作品人物身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民间文化视角下,首先被发现的自然是梁三老汉,他最具中国农民气质,承载着作者深厚的理解和同情。柳青对土地与劳动的感情倾注在作品的很多人物身上,比如对郭振山劳动热情的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