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的塑造:试论《还乡》中哈代男权意识的体现
作者: 余婧   李毅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间接引语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视角   叙述声音  
描述: 哈代的小说成功塑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女性",其作品《还乡》的女主人公游苔莎试图超越传统道德规范,大胆探求自身价值。然而,作为男性文本创造的女性形象,本身就是作者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构想物,成为反观男权文化范式的虚构神话。哈代以男性的视角和叙述模式表达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实则将这些女性再度边缘化,客体化。文章拟从女权主义角度出发,结合相关叙事学理论,重新审视游苔莎形象,探讨父权制文明下女性被塑造的神话以及哈代自身暴露出的性别歧视。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论《空床日记》中的话语研究模式
作者: 周沛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空床日记》   叙述视角   叙述声音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空床日记》以新颖的叙事技巧、丰富的叙事层次,叙述了一位年岁渐老,与丈夫离婚,被孩子抛弃的柔弱女子坎迪达·威尔顿成功追寻和认识自我的故事。本文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对叙事话语研究,从女性主义叙事的角度解读《空床日记》,进而思考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
《紫颜色》中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作者: 潘坤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个人型   叙事结构   “百衲被”   叙述声音  
描述: 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是黑人女性文学的典范。在写作内容上,它描写了美国黑人女性为打破男权社会和白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最终实现自我所进行的斗争。在写作形式上,"百衲被"式的结构和个人型的叙述声音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理论从叙事结构和叙述声音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发出“我”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叙述声音
作者: 宁凡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文化意义   后经典叙事学   中国女性文学   文本分析   20世纪90年代   “我”   叙述声音  
描述: 在叙事学中,叙述声音指的是虚构叙事作品中声音之所由。它既是叙事策略(抑或叙事技巧)的问题,同时也超越了纯粹的形式层面,而与诸多语境相关联。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叙事学在法国兴起,时至今日,经历了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叙事学已从强调文本分析的内在研究兼顾到文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文本从其内在文学性的桃花源走向了更为广阔复杂的现实世界。"叙事是一种参与文化进程的文化现象。"①从这个意义上说,上面的问题已不单单是叙事策略的问题,它必定负载了在叙事策略之外的文化意义。一、叙述声音之于20世纪90年代
对《毒瘾难戒》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作者: 徐小琴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毒瘾   女主人公   女性作家   叙述模式   传统价值观念   当代澳大利亚   叙述视角   中篇小说   叙述声音  
描述: 一、引言《毒瘾难戒》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海伦.加纳的第一部小说,该小说被广泛地认为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作。该书出版于1977年,因其激进的女性主义立场而在当时的澳大利亚文坛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然而,该书却于1978年获得了"澳大利亚图书奖"。海伦.加纳是澳大利亚第一位获此奖的女性,并被视为当代澳大利亚女性文学的先驱和偶像。逐渐地,随着她的其他作品,如长篇小说《孩子们的巴赫》(1980)、《小天地中的大世界》(1992),中篇小说
《方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作者: 王葸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个人特色   生存状态   中国女性文学   叙述视角   叙事技巧   张洁   知识女性   女性主义   叙述声音  
描述: 作为张洁最富有个人特色的中篇小说,《方舟》以多样的叙事技巧描写了知识女性在当代的生存状态及境遇,探讨了女性的命运及自身存在的价值,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拟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尝试对《方舟》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进行解读。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张洁的《方舟》作为其最富有个人特色的一篇作品,同时也被认为是新时期最早具有原始的、朴素的女性主义意识的文本。但学界更多地是从女性主义文评的角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