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的《爱》
作者: 王珏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模式   叙述视角   叙述声音  
描述: 在《爱》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围绕柯西家的女人的生活经历,讲述了男权家族中黑人女性群体的爱恨情仇。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最终打破了男性权威实现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文章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视角,从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和话语模式等方面,对莫里森的《爱》进行了解读。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析《雌性的草地》
作者: 任媛媛   来源: 文学教育(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雌性的草地》   叙述视角   女性主体意识   叙述声音  
描述: 严歌苓文本从女性视角解读时代背景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而雌性的草地》作为其早期作品之一受到研究者青睐。本文拟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运用相关理论,从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两方面对《雌性的草地》进行解析,以此审视严歌苓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和女性意识的言说。
论托尼·莫里森《爱》中的历史反思与黑人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 唐红梅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爱》   女性主体意识   叙述声音  
描述: 托尼.莫里森2003年发表的作品《爱》,对于我们认识其创作的近期发展,思考其创作的走向,都非常重要。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叙述时间、故事时间,我们可以看出莫里森对历史的反思指向了黑人内部。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的叙述声音,指出多种声音之间的互相弥补、对应关系,正是作家身份认同策略的体现。由此,积极的黑人女性形象才得以建构,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才得以表达。
论托妮·莫里森《宠儿》的女性主义叙述声音
作者: 杨克菲   来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女性主义   叙述声音  
描述: 《宠儿》是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一部描写在残酷的奴隶制下一个黑人女性作为女儿、妻子、母亲以及社会一份子的文学作品.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作者本身及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叙述声音.
《饥饿游戏: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
作者: 周丽萍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权威   叙述视角   女性主义   叙述声音  
描述: 《饥饿游戏:一》是一部以女主人公"我"的视角展开的个人型公开叙述小说。女性人物的"看"在确立她们主体地位的同时将男性边缘化,并建构女性意识。个人型公开的叙述声音有着名正言顺的权威,但是女性叙事者在叙事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压制,作者通过让人物保持自己的声音、运用第一人称群体代言人式的叙述声音、内心独白策略来消解男性的权威,打破父权下的传统叙事传统,以迂回隐秘的方式发出女性的声音,获得叙事的权威。
聆听女性话语──《珀涅罗珀纪》中的女性叙述声音
作者: 邵珊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珀涅罗珀纪》   叙述声音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纪》将话语权给予以珀涅罗珀为代表的上层女性和以十二女仆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从女性视角改写荷马史诗《奥德赛》,女性话语逐渐将男性话语挤压出文本。这两种女性话语在解构和颠覆男性话语的同时,在女性话语内部也引起话语权力的争夺。本文从两种不同的女性叙述声音入手去分析《珀涅罗珀纪》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变化和不同阶层的女性话语对峙,以及对底层女性的关注。
聆听女性话语──《珀涅罗珀纪》中的女性叙述声音
作者: 邵珊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珀涅罗珀纪》   叙述声音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纪》将话语权给予以珀涅罗珀为代表的上层女性和以十二女仆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从女性视角改写荷马史诗《奥德赛》,女性话语逐渐将男性话语挤压出文本。这两种女性话语在解构和颠覆男性话语的同时,在女性话语内部也引起话语权力的争夺。本文从两种不同的女性叙述声音入手去分析《珀涅罗珀纪》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变化和不同阶层的女性话语对峙,以及对底层女性的关注。
实现叙述声音的权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谭恩美的作品
作者: 陈妍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话语权威   谭恩美   叙述声音  
描述: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已经发表了4部小说。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看,谭恩美系列小说中的华裔女性人物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话语权威。为了实现这种权威,谭恩美在其作品的叙述中采用了三种叙事策略——传统的作者型和个人型叙述声音以及较为现代的集体型叙述声音。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叙事声音的建构
作者: 张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建构   女性主义叙事   叙述声音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共出版了十部小说和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她于1988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奠定了黑人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同时标志着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发表于1969年,从那时起莫里森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这部作品以黑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开始,展现出莫里森对黑人女性生活的关注。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构建了两种叙事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和个人型叙述声音。通过这两种叙事声音莫里森向读者展示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与她的女性主义思想。
《宠儿》中的“叙述声音”与“话语权威”
作者: 肖敦交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权威   《宠儿》   叙述声音  
描述: 西方叙事学在长期的批评实践中,从不同角度切入作品,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本分析方法。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的作品《宠儿》中的叙事话语,以结构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为参照,考察女性叙事话语,以及所实现的话语权威。话语层面在国外文学研究中较易被忽略,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外国文学研究,特别是黑人女性文学研究提供某种有益的借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