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反思】搜索到相关结果 45 条
-
新时期女性诗歌:嬗变与反思
-
作者:
李毅梅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度嬗变
女性诗歌
反思
-
描述:
“轻化”与“淡化”的探索等等。反思20世纪中国诗歌的现代化历程,聚焦“诗”与“女性诗”之定义的再现,相信新世纪的
-
女性的超越与失落
-
作者:
赵秀莲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女性观
失落
反思
-
描述:
立足于新时期的文化结构和话语背景,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期女作家写作状态的梳理,向人们呈现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女作家写作到女性主义写作的演进轨迹。
-
池莉小说价值转向的文学现代性意义
-
作者:
魏鑫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现代性
断裂
反思
-
描述:
池莉作为“新写实派”的领军人物以客观冷静的姿态零距离的关照生活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然而在她相当数量的作品中都有着明显现代性的张力的体现,使她的作品以一种反叛的姿态颠覆了以往女性文学的创作模式。
-
浑厚驳杂和深刻反思的女性意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无字》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形式
男性形象
女性反抗
反思
-
描述:
《无字》不论对张洁个人还是对中国女性文学来说,都是一部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品。它承继了张洁创作一贯的女性视角,在男性形象设置、两性关系描写及叙述形式混杂多变等方面都体现出对以往女性写作的超越,呈现出女性意识的浑厚驳杂和深刻反思性,体现着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成熟走势。
-
海水与火焰:“巧珍”与“蒂”形象比较
-
作者:
石丽芳
来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判
文化烙印
反思
民族心理
女性形象
-
描述:
汉族作家路遥的《人生》与瑶族作家唐克雪《杂色河湾》中塑造的两位女性——“巧珍”与“蒂”,是两位形象鲜明的农村少女,二人性格当中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点,一个像海水,一个像火焰,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和民族心理的深厚积淀,她们的命运也实现了对男权主义的批判和对女性解放的反思。
-
冲破枷锁 激情燃烧——《卧虎藏龙》与《色戒》女主人公玉蛟龙和王佳芝形象分析
-
作者:
焦仕刚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李安
反思
传统价值观
心灵的平衡
-
描述:
,他们渴望直面心灵,用自己可怜的真性灵来获得心灵的平衡,可是现实并不如此。他们如飞娥扑火,激情燃烧警醒人类,让人类重新面对繁杂的现实深刻反思。
-
19世纪英国女性的代言人
-
作者:
苏世芬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乔治·艾略特
反思
女性地位
女性文学
-
描述:
都处于男性的支配之下。以 1 9世纪的简·奥斯丁和乔治·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始以全新的视角 ,从纯粹女性的角度来探讨女性问题。在她们的作品里 ,女性虽然仍摆脱不了男性社会对她们的影响 ,但已不
-
被流放的女性群像:关于《床上的爱丽斯》的戏剧反思
-
作者:
周思源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放
苏珊·桑塔格
《床上的爱丽斯》
反思
女性群像
-
描述:
苏珊·桑塔格在其惟一一部剧作《床上的爱丽斯》中构建了"茶会"这一"戏中戏",从历史和艺术作品中挖掘片段化的女性人物,打通孤立的关系将她们串联成群像,凭借卓越的想像力建构了同台会面的场景,探讨她们或被自我无意识的流放或被男权社会驱逐的流放,从而实现对于被流放的女性群像的深刻反思。
-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中国化进程
-
作者:
戴冠青
来源:
东南学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中国化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反思
当代文学批评
-
描述:
进行了富有深度的女性主义反思。虽然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还存在历史观照和文化剖析等方面的某些片面和缺失,但毋庸置疑,
-
批判与反思:泰戈尔女性思想解读
-
作者:
王中英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思想
泰戈尔
复杂性
反思
女性群像
短篇小说
-
描述:
将泰戈尔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归为两类,一类是传统伦理道德压抑下的女性,另一类是反抗意识下的女性.这两类女性形象,反映了泰戈尔对印度社会的深入思考,为印度女性的解放指明了道路.深刻的个人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原因以及他对文明冲突的深入思考,促成了泰戈尔既复杂又进步的女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