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凄美】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凄美的生命演绎:《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睿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凄美
白鹿原
女性形象
-
描述:
《白鹿原》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她们的死亡展现出苦难的凄美。其中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田小娥和白灵,恪守传统的仙草和兆鹏媳妇.无疑都是悲剧的典范。众多的女性死亡赋予小说厚重的思想内容和沉郁的精神风格,体现了小说关于苦难生存的思考和对待生命的悲悯情结。
-
巴金与屠格涅夫作品之比较
-
作者:
姚芳芳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凄美
接力
女性形象
-
描述:
巴金和屠格涅夫是中、俄文学史上有过突出贡献的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大量激人奋进、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巴金在行为上始终追求特立独行,在道德上主张民主平等博爱与人道主义。而屠格涅夫的作品中也无不在表现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矛盾的世界观。在写作手法上,他们都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长于抒情,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个性化的情感和相似的艺术倾注浑然一体。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安多纳德——凄美的法国文学女性形象
-
作者:
陆月宏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凄美
女性形象
转变
-
描述:
经历了内心决定性的转变与爱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主宰了她的心灵世界后 ,她那凄美的女性形象方才完整地呈现出来。这种转变是通过爱的净化、苦难的净化与宗教虔诚的净化带来的。安多纳德的女性形象所代表的正是这样凄美的爱和虔诚的力量。它由最后的死亡与神秘信仰所带来的净化得到最终完成
-
孟姜女的艺术形象
-
作者:
吴璨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凄美
孟姜女
民间故事
秦始皇
故事研究
杞梁妻
艺术形象
艺术形式
伦理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扬弃、丰富,最终形成一个悲凉凄美的故事,塑造出一个守礼、贞、孝、情深义厚、反暴政徭役、有气节、明大义、刚烈的,人们理想的完美女性形象.
-
蝴蝶的面孔
-
作者:
方志凌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孔
生命
凄美
蝴蝶
象征物
视觉隐喻
内心体验
失落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到2008年,陈芸的作品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蝴蝶已经幻化为形形色色的痛苦、伤感、失落的女性形象。显然,到这个时候,那些有着凄美、浪漫的视觉隐喻的蝴蝶
-
悲美·丑美·凄美——论川端康成的《美丽与悲哀》
-
作者:
刘劲予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美
凄美
虚无思想
丑美
文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本女性
女性形象
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
川端康成
-
描述:
悲美·丑美·凄美——论川端康成的《美丽与悲哀》刘劲予(广东教育学院)1961年1月,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美丽与悲哀》在《妇人公论》杂志连载,直到1963年10月结束。小说吸引了日本各阶层妇女的注意,也引起关心妇女问题的各界人士的重视,这是一部在社会上...
-
一种别样的凄关与绚烂
-
作者:
李东然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凄美
人物命运
赵玫
爱情
米兰·昆德拉
长篇小说
人性悲剧
作品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下雪天。尘世终于不再喧嚣,开始一点点变得干净,洁白,柔软,静谧。为着这雪景独自守着窗口,心里放不下的却还是那一本厚厚的书——赵玫的最新长篇小说《秋天死于冬季》(四川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那正红的封面仿佛要在一片苍茫中凛冽燃烧起来,构成一个似真似幻的梦境般世界的所在。[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