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底层人物生活的悲歌:对《神女》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分析
作者: 雷丽平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层   人物   神女  
描述: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电影《神女》中女主人公神女的塑造,人物神女既借鉴了左翼类型电影人物塑造的特点,又通过深广的文化力量来刻画人物,因而为我们刻画出一个生动、细腻、多层次的女性形象。
问世间情为何物——解读李碧华《青蛇》中的人物形象
作者: 刘通   来源: 雪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人物   李碧华   青蛇  
描述: 色彩,但又无比现实无比残酷的大千世界。本论文在诠释女性形象与情感的同时探讨了更为深沉的人性,使我们在人物的情感世界里沉淀着自己对现实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唯美年华青春不朽:《致青春》中的人物审美
作者: 白丽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春   唯美   人物   审美  
描述: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这部以青春怀旧为题材的电影一上映便赢得一片片的叫好声。虽然也有人指出,此部影片在情节设计和叙事模式上存在纰漏,但是其中的人物塑造和演绎方面也有许多值得称道
都市中的“自我”迷失者——谈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俊芳   鲁虹虹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感觉派   人物   迷失  
描述: 新感觉派曾风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我国第一个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创作的流派。新感觉派作家成功地刻画出了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文章主要是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快节奏、机械、荒谬、支离破碎的都市生活中,他们无所适从,普遍带有自我迷失的特征。
爱情不死,只是凋零
作者: 干宇婷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幽暗的林荫小径   人物  
描述: 布宁在小说《幽暗的林荫小径》中,从女店主温和从容的仪表、平静坚定的言辞及独自捍卫的爱情三个层面塑造了血肉丰满的新型俄罗斯女性形象,对爱情母题与人性真美做出了新的诠释。
爱情不死,只是凋零:小说《幽暗的林荫小径》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干宇婷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幽暗的林荫小径   人物  
描述: 布宁在小说《幽暗的林荫小径》中,从女店主温和从容的仪表、平静坚定的言辞及独自捍卫的爱情三个层面塑造了血肉丰满的新型俄罗斯女性形象,对爱情母题与人性真美做出了新的诠释。
《晚到的骑兵》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互文性探析
作者: 曹家琴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结构   互文性   人物   主题  
描述: 哈代的短篇小说《晚到的骑兵》写于1899年,与1891年出版的《德伯家的苔丝》有很多相似之处及惊人的差异。两者的互文性研究表明哈代在《晚到的骑兵》中重复并颠覆塑造了一个维多利亚晚期的新女性形象,挑战了苔丝作为男权社会传统道德的牺牲品的命运,从而显现出其女性主义意识的发展。
《傲慢与偏见》女性主义叙事解读
作者: 李华南   郝翠屏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傲慢与偏见》   人物   婚姻关系  
描述: 简·奥斯汀的作品以婚恋为主要创作题材,关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女性生存状况,显示了其特有女性关怀和女性主义思想,而作为其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傲慢与偏见》就是代表之一。本文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
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陈俊松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斯坦贝克   美国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不少批评家看来,斯坦贝克的小说几乎都是男人的世界,他是一个典型的厌女作家。从女性批评的视角,对斯坦贝克的主要作品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他对女性怀有一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怀。在小说中,他既沿袭了男性作家将女性类型化的传统,刻画了不少"圣母与妓女"或"天使与魔鬼"式的极端面孔,又满怀关切地再现了那些真实可信、个性鲜明的女性。斯坦贝克的小说揭示了大萧条背景下女性的生存逻辑。
浅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特征
作者: 董庚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人物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在《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等作品中告诉人们,对于身处封建社会的女性来说,物质上的满足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活着,才有找寻精神归宿的可能。但是《半生缘》中通过描写曼桢的挣扎,又让我们明白了其实女性的精神世界和自我归宿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女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反思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女性迷失于物欲的海洋,难以抵挡诱惑而沦为物欲的玩物,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所以女性们不要淡化追求精神世界自我归宿的意识,要积极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