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粉彩工笔仕女画
作者: 徐筱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   工笔   人物绘画   中国传统   中国绘画史   人物画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仕女画   粉彩  
描述: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通称,对于山水画、花鸟画来说,它开中国绘画之先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仕女画"亦称"美女画"。关于"仕女"一词的解释
狄更斯作品中男权主义思想下的理想女性特征
作者: 王岚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维多利亚时代   老古玩店   文学人物   男权意识   女性特征   人物形象   儿童形象   男权主义   创作思想  
描述: 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盛名在19世纪的英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的神话,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位经典性文学人物,具有"19世纪英国神明"的荣誉称号。狄更斯一生的著作颇多,他在作品中为读者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
一曲传统女性舍身取义的生命挽歌——淮剧《赵氏孤儿》中彩凤一角的表演体会
作者: 史明霞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挽歌   表演艺术   淮剧   孔雀东南飞   性格特征   赵氏孤儿   传统女性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从艺28年来,作为一名旦角演员,我在舞台上塑造过很多的人物形象,如《珍珠塔》中的陈翠娥、《春草闯堂》中的李伴月、《孔雀东南飞》中的焦小妹等,特别是在和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黄素萍二位老师同台演出的几年中,更是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很多有益的
对一种小说观念与书写方式的检讨——重读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 王春林   来源: 新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克芹   许秀云   茅盾文学奖   小说创作   思想艺术   书写方式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小说观念  
描述: 回想起来,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是1982年的事情,距今恰好整整30年时间。尽管在时间长河中,30年不过一瞬,或许是因为世事变迁太大的缘故,现在说起1982年来,已经似乎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了。30年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们的文学写作,我们对于文学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的艺术审美观念,其实也
优游的佳丽: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
作者: 李湜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册   雍正   人物画   创作   清代宫廷   乾隆朝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仕女画   乾隆皇帝  
描述: 以女性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人物画通称"仕女画",尽管在仕女画中出现的并不一定都是佳丽美女,但人们还是习惯将仕女画称为"美人画"。雍正、乾隆两朝宫廷画家陈枚创作的《月曼清游图》册,可谓是清代宫廷美人画的代表作。
从沃克夫人的失踪看华盛顿·欧文的女性观
作者: 王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历史传记   男权社会   瑞普·凡·温克尔   女性观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华盛顿·欧文   男性   短篇小说  
描述: 一、引论华盛顿·欧文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被视为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随笔、短篇小说和历史传记使他成为当时美国最负盛名的作家。《见闻札记》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魔鬼和汤姆沃克》改编自中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中浮
潜意识身份认同——《欲望号街车》布兰奇性格浅析
作者: 焦阳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性格   社会人生   情感描写   南方淑女   《欲望号街车》   潜意识   人物形象   身份认同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被评论界认为是继尤金·奥尼尔之后美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作品以鲜明而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特别是他对南方没落的种植园文化的独特关注,在同时期的作家中独树一帜,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女主角布兰奇呈现出的典型而鲜明的双重性格具有不可替代与不可重复的特性。该
西蒙娜·德·波伏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反映的存在主义观点
作者: 齐彦芬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自我意识   女作家   人与人   不同类型   波伏瓦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二十世纪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女作家。她一生用相当多的精力研究妇女问题,其作品也多半是以妇女问题为主要题材。在这些作品中,她塑造了不同类型的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从姚木兰形象解析《京华烟云》
作者: 张方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木兰   红楼梦   庄周哲学   林语堂   哲学思想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小说   郁达夫  
描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借鉴《红楼梦》的艺术方式写成的一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小说,它的成功奠定了林语堂作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塑造的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以及传达出的庄周哲学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小说以人物的悲欢离合为经,以时代变迁为纬,详述了北平姚、曾、牛三大家庭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从侧面反映出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其中穿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
旦本元杂剧婢女燕燕形象分析
作者: 冯晓玲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剧作家   元杂剧   杂剧创作   婢女   旦本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戏曲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打动观众,元杂剧的较多作品在这方面的创作都是成功的。而女性形象的塑造,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较以往各代丰富。研究元杂剧,其女性形象永远是一个无法
< 1 2 3 ... 35 36 37 ... 49 50 5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