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二十年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女性的发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内蕴
-
作者:
李菁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现
二十年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从“人”之子的觉醒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从追求恋爱自由到建立现代性爱观念,从批判男权文化到努力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方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在平等的“人”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反映女性从“女”到“人”再到“女人”的发展过程,记录了女性成长的曲折的心路历程和沉重的前进步履。
-
二十年代的济南女师读书会
-
作者:
栾曰盛
来源:
山东党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妇女运动
中国
二十年代
济南市
-
描述:
二十年代的济南女师读书会
-
莎菲与丁玲的悲剧
-
作者:
张永泉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悲剧
思想性格
性格特征
丁玲
杜晚香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十年代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形象
思想状况
-
描述:
尽管丁玲几十年中特别是晚年复出后曾反复申明莎菲写的不是她自己,甚至她当年的朋友也站出来为她作证并明确指出莎菲在现实生活中实有模特儿,但只要了解丁玲二十年代的生活和思想经历,了解丁玲的思想性格和气
-
论丁玲创作中的妇女解放问题
-
作者:
黄瑛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创作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中国文坛
个性解放
启蒙运动
解放道路
二十年代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
描述:
妇女解放作为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时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出现在二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上的丁玲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就是因为她真实地描写了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历史性转折,成功地塑造
-
对冯至诗《蛇》的一种看法
-
作者:
岩佐昌暲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至诗
沉钟社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世纪末”
《昨日之歌》
文艺思潮
文学思潮
二十年代
女性形象
《莎乐美》
-
描述: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地没有语言——/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地走过,/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这是冯至的诗《蛇》。《蛇》一直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品,但解放前没有人提起过这首诗。《蛇》是在解放后才获得崇高地位的。对这首诗第一次给了高度评价的是诗人何其芳。1959年何其芳在一篇后来收入《诗歌欣赏》的文章中提到冯至的两首诗《蛇》和《南方的夜》
-
论丁玲创作中的妇女解放问题
-
作者:
黄瑛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创作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中国文坛
个性解放
启蒙运动
解放道路
二十年代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
描述:
妇女解放作为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时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出现在二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上的丁玲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就是因为她真实地描写了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历史性转折,成功地塑造
-
女权主义的电影理论
-
作者:
关山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吸引力
无产阶级
社会运动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工具主义
不可分
电影理论
二十年代
二十世纪
-
描述:
G·科赫在《女权主义的电影理论》一文中写道:二十世纪的每一社会运动——俄国革命、二十年代的无产阶级大众运动、大学生运动和新妇女运动都对电影这一大众媒介很感兴趣。二十年代,有人说看电影的人是“不读
-
来自男性世界的妇女解放呼声——浅谈陈望道的妇女观
-
作者:
康晓滨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望道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陈氏
第四阶级
妇女运动
旧式婚姻
自由劳动
二十年代
男性世界
-
描述:
大旗,发出了来自男性世界的妇女解放的呼声,在二十年代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二十年代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倡导妇女解放,陈望道恰逢此时在《民国日报》主编《妇女评论》专栏,工作上的便利为他抒发妇女解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