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五四”时期女性身体的美学建构:以1920年代《妇女杂志》为中心
作者: 程亚丽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身体   主流话语   女性  
描述: "自然的"女性身体总会受到时代精神的深刻规约。"五四"作为充分造就现代个人的时代,也是中国女性解放的开端。考察这一时期以《妇女杂志》为主的公共舆论可以发现,女性从服饰到头发、乳房,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各种社会话语角力的场所,由此建构起了"五四"时期女性身体新的时代美学。同时,"五四"主流话语对女性身体的文化建构也为新文学对女性的文学想象与叙述提供着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空洞——现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伍友云   来源: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类型化   女性话语退缩   女性形象   主流话语  
描述: 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五类:受难型、理想型、畸变型、叛逆型、社会解放型。这些女性形象在带有遮蔽性的男性话语权威的挤压下,同时代主流话语相呼应,加上女性作家自我的隐匿和回避,造成了女性形象的空洞化。
红色经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爱情叙事
作者: 张艳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叙事模式   革命者   相结合   革命建设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女性形象塑造   恋爱   主流话语  
描述: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得红红火火,劳动力的急需使女性也成为革命建设的主力军。"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等主流话语极大地满足了女性改变自身卑微命运的迫切希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革命与建设的洪流中去。"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新型审美观应运而生,对武装的追求和对红装的拒斥成了50——70年代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基本准则。而在恋爱与革命相结合的叙事模式中,女性的"平等"地位却被剥夺了,她们被动地等待着拥
自由的追寻:《陆犯焉识》的自由乌托邦与边缘写作
作者: 高红梅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情节   华裔女作家   男主人公   当代文学作品   留学美国   精神立场   四门   主流话语   审美价值   严歌苓  
描述: 华裔女作家严歌苓一直以擅长书写女性形象而享誉文坛,她以往小说中的男性人物不过是女性形象的陪衬而已,其最新力作《陆犯焉识》实现了这方面的突破与转型。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位留学美国、精通四门西语的高级知识分子——陆焉识,描述了从1925年到1990年之间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男主人公陆焉识的原型
翠翠形象的和谐意蕴
作者: 李建慧   张黎敏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情美   沈从文小说   现代文学   现代传统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生活真实   主流话语   和谐   翠翠  
描述: 沈从文小说《边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女性形象,即翠翠,这一形象成为了现代文学长廊中历久弥新的亮点。翠翠这个魅力动人的艺术形象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人性、人情美,实际上也承载着历史的别一个面向,即战争作为当时的生活真实影响着一批批作家以"革命"、"口号"、"运动"、"暴力"、"鲜血"等字眼形塑艺术真实性,传达出历史的主流话语的同时,沈从文却从翠翠身上跳脱出生活的本真,于"革命"、"运
以《杜晚香》为例浅析丁玲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失落
作者: 赵妍   顾正彤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女作家   女性生活   创作风格   女性个体   晚香   创作动机   莎菲   女性命运   个性解放   主流话语  
描述: 意识的失落。对于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日本学者中岛碧先生曾评价说:"丁玲,是近代中国文学中最早而且尖锐地提出关于‘女人’的本质、男女的爱和性的意义问题的作家。"[1]这句话如果是用在丁玲所刻画的
文化表征与形象建构:黑人女性主义的大众文化批评
作者: 周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性   建构   意识形态   女性批评   大众文化批评   文化表征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主流话语  
描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为代表的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批评日益崛起,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黑人女性的自我塑形问题,即黑人女性如何从支配性的定型形象发展成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义的主体。因此,黑人女性批评的目标之一就是对主流话语,尤其是大众文化中的表征系统所建构的黑人女性形象进行批判性审视和思考,进而抵抗和颠覆主流话语的表征体系,并以符合自己独特经历的表征系统来建构符合自己文化身份的形象,进行自己的文化表述。历史叙述和当代大众文化,尤其是影视作品设计了围
只从鸦背看斜阳
作者: 郭君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金粉世家》   先锋小说   文学大师   《妻妾成群》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主流话语   “五四”新文学  
描述: 只从鸦背看斜阳
解读《人性的枷锁》的女性悲剧
作者: 高乖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统治   最底层   毛姆   妖女   女性悲剧   女性命运   命运之神   主流话语   米尔   权制  
描述: 引言小说《人性的枷锁》展示的是一幅"充满恐怖的现实世界"的晦暗画面,画中形形色色的人听凭"命运之神"的驱使,特别是两位主要女性人物凯里伯母和米尔德丽德的"既不明其缘由,也不知会被抛向何方"的悲剧性的生活经历,深刻地揭露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和宗教的虚伪性,批判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规范对妇女的摧残。在维多利亚社会男权统治下,女性的悲剧是
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作者: 贾美艳   来源: 黄河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男性话语   女性意识   人类社会   女性心理   女性写作   初步探索   女性文学   文化现象   主流话语  
描述: 人们把女性心理称为“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专事描写女性心理和女性经历的女性文学自然也包容了人类的文化的二分之一或更多。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提出,并非将其孤立地抽出于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之外,而恰恰是从女性意识的发展和进化建设里识读出人类社会的进化和人类意识的文明程度。从女性意识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将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放置于整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变化中来辨析,且对世纪之交如何在广阔的人文背景上找到一条更自由更壮阔、人本意识与文本意识兼备的女性写作之路作一初步探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