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不平等】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十日谈》:女性意识的呐喊
-
作者:
林青青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日谈
不平等
女性意识
禁欲主义
-
描述:
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之一和人文主义者。《十日谈》是其广撷博采,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中选取素材,并以人文主义思想加以改编创作,具有巨大价值的文学作品。书中作者将矛头直指教廷和宗教主义的腐败,批判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和抨击僧侣的虚伪奸诈。但在本文我们更多的可以看到薄伽丘通过精妙细致的语言描绘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赞美女性的智慧,从而表达出了对被封建制度压迫女性的理解和同情。虽仍根植于强烈的男权主义,但为她们呐喊出了渴望追求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甚至是地位平等的呼声。
-
浅析《聊斋志异》女性形象中渗透的男权意识
-
作者:
姜伊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平等
女性意识
聊斋志异
压迫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聊斋志异》常被评价为歌颂了古代女性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优秀作品。但是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看,这部出自封建文人的古代小说中塑造出的种种女性形象实际上恰恰渗透着浓浓的男权意识。整部小说从男性的视角为花妖狐媚、家庭妇女和社会妇女规划了“理想”的人生,并用男性的视角评价这些女性的所作所为,刻画出的是迥异与现实女性的男性理想伴侣。
-
美国电影《律政俏佳人》评析
-
作者:
孙婷婷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男权社会
女性特质
不平等
娜拉
美国社会
美国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美国电影《律政俏佳人》自从2001年上映以来深受广大影迷的喜爱,电影通过对金发尤物艾利的喜剧人生的描绘,诠释了男权社会的隐性不平等对艾利的影响和阻碍,继承了英国女作家莱辛开创的女性主义道路,通过轻松
-
对女性图像的解读与比较: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与琳达·诺克林的《女性、艺术与权力》
-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不平等
权力
观察者
女性意象
苏珊娜
社会学
图像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艺术与政冶、女性、资本、财富等内容。他的观点在西方影响强烈,其中观看主体与观看对象的性别关系,是伯格对美术经典的一个革命性阐释。另一本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女性、艺术与权力》是女性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自1971年来的20年的论文集,本书是性别与艺术研究的开路先锋,通过对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视
-
谈谈阻碍妇女心理解放的诸种因素
-
作者:
王珏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妇女心理
不平等
心理因素
妇女解放运动
精神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历史阶段
心理环境
-
描述:
了法律赋予她们地位上的不平等,这标志着女性解放的进程走完了重要的历史阶段,但它并不意味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完结。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妇女在争取心理解放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阻碍必将更加严峻。
-
女性主义的发展浪潮及流派
-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决策与信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派
不平等
社会主义
女权主义研究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选举权
自由主义
男人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列教研部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从1986年起开始关注和研究妇女和社会性别问題。现为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特约研究员、专家热线和妇女热线咨询员,北京社会性别与发展小组成员;同性恋人群健康干预项目顾问。本刊将作者在北京大学所做的一次专题讲演节编刊登,供读者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