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华日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抗战时期国共关系与《新华日报》中的工农女性形象
-
作者:
方红姣
周锦涛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农女性形象
抗战时期
《新华日报》
国统区
-
描述:
抗战时期国共关系经常发生微妙的变化,而《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在国统区的机关党报,对这种变化经常发表自己的政见与主张,而其中对国统区工农女性形象的描述与反映,也无不是对这种两党关系细微变化诠释的晴雨表。
-
国共媒介话语权角力:《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报道解析
-
作者:
马玉林
梁忠翠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战时舆论
统一战线
宋庆龄
话语权
《新华日报》
-
描述:
《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报道篇幅非常多,主要集中于她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妇女运动、人道主义救助等方面的活动与贡献。《新华日报》之所以重视宋庆龄是由于:她的诸多言行契合中共的政策及主张;报道能破除国民党宣传媒介对她的封锁,正视其功绩;她能够为中国及中共赢得海外友好人士的道义支持与物质援助。《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着力宣传既增强了《新华日报》的影响,又加深了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相互间的信任。历史证明《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宣传运作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也是战时舆论状态下国共媒介话语权角力的真实写照。
-
论《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宣传
-
作者:
梁忠翠
马玉林
来源:
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一战线
宣传
华侨运动
宋庆龄
中国共产党
《新华日报》
-
描述: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于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的大型日报,它关于宋庆龄的宣传和报道是非常多的.这些报道主要集中在她于妇女运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救助灾民等方面的活动与贡献.<新华日报>之所以凸显宋庆龄,原因主要是:她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其言行蕴含着中共的政策及主张;她能在国际社会发挥政治影响力.<新华日报>不遗余力地报道宋庆龄所带来的宣传效应非常明显,既增强了<新华日报>的影响力又增强了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相互间的信任度.
-
抗战时期的史良与妇女运动
-
作者:
许爱莲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团体
国民参政会
妇女解放
抗战时期
妇女运动
联络委员会
抗战建国
民族解放运动
妇女工作
《新华日报》
-
描述:
抗战时期的史良与妇女运动
-
抗日战争时期的史良
-
作者:
周天度
来源:
近代史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民主运动
名字
国民参政会
妇女团体
国民党
妇女运动
抗战期间
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
《新华日报》
-
描述:
史良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她的名字,是与爱国民主运动和妇女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抗战期间是她一生思想最活跃和闪光的时期,其中某些见解直到今天仍未失去它的价值和光彩,对我们具有启迪的意义。本文就是阐述她这一时期的思想和活动的。
-
邓颖超与《妇女之路》
-
作者:
徐英军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颖超
国民党
妇女运动
妇女刊物
妇女回家
解放区
妇女政策
国统区
《新华日报》
战士
-
描述:
《妇女之路》双周刊是《新华日报》为妇女专辟的舆论园地,1940年5月16日在重庆创刊,1942年9月成为《新华副刊》的一部分,到1947年2月16日被迫停刊,共出了149期(十二天后,《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强行查封)。在当时国统区的妇女刊物中,“《妇女之路》发挥着指导妇女舆论的作用。”①其间,邓颖超同志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妇委和
-
读书与行路
-
作者:
禾雨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干部
妇女运动
农村妇女
适应能力
基层干部
从学校到工作
妇联工作
科学方法论
妇女工作
《新华日报》
-
描述:
读书与行路禾雨古人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追求为荣耀.有15年妇联工作经历的我每每回想走过的路,更增加几分对书的感情。越是多读几本书,也越觉得妇联工作的神圣和重要。曾经有过作家梦有过编辑生涯的我被调进妇联的一霎那间,几多迷茫几多失落几多忧愁。县妇联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