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十七年”战争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吕益都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战争影片   女性形象  
描述: “十七年”战争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既具有鲜明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多样微妙的差别,她们呈现着时代意蕴所赋予的文化载体特征、意识形态表述策略,体现出具有民族内涵的人物塑造特征,以及与战争相关联的艺术审美特质。阶级解放的力量、“新人”形象的塑造以及“半边天”的历史地位,在“十七年”战争影片中得到了最佳的诠释。
论中美战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魂断蓝桥》《乱世佳人》与中国“十七年”电影为例
作者: 谭本龙   胡牧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十七年”   战争   女性形象  
描述: 中美战争电影风格殊异,其女性形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观念实践,分别代表了中美电影的个性化特征。好莱坞经典影片《魂断蓝桥》《乱世佳人》体现出美国电影在塑造女性,而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在塑造英雄,同时中国电影在对待女性悲剧的处理上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识。但中美电影都在价值整合中获得了自己存在的身份和民族的认同。
论“十七年”精神烛照下的李双双形象
作者: 齐慧洋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双双   文学   “十七年”   李准  
描述: 在建国初1949年-1966年期间,国家的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一系列政策鼓励全民参与“大跃进”运动,在这一背景下,农村的劳动妇女也积极参与其中,其劳动热情甚至高于男性,于是出现了许多典型女性形象如李双双。这一形象的形成是有深刻原因的,不仅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概况,还包含女性对平等权利的渴望。
浅谈“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创作倾向
作者: 袁应该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十七年”   女性文学   浅谈  
描述: 文学的发展和演变都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变革在推动文学艺术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学作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十七年中的女性作家创作涉及各个领域,用文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生活现状,虽然受到规范的限制,却也不是纯粹的平淡。在这一点上,女性作家和同时期男性作家的创作倾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从十七年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萌芽入手,十七年女性文学受到政治意识和政治时局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十七年女性文学创作倾向。
对“十七年”女性文学史建构的省思
作者: 宋声泉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建构   省思   “十七年”  
描述: "十七年"女性文学史的建构在诸多方面均存在不足。史家对"十七年"女性文学史的发展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一方面是因为史观的陈旧和史识的偏执,另一方面则是史料的问题。研究"十七年"的女性创作首先应该具有版本的意识,还应该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展开"辑佚"的工作。一个较为可取的女性文学史建构方式是在已有的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性别视角下的两性文本比较研究。比较式的性别分析不应是艺术价值高低的判断,不能仅仅依据一部作品的性别内涵便将其过分地拔高或是全盘地否定,而只需尽可能客观地呈现其所具有的性别文化内涵。这是一种既不
论“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创作倾向
作者: 闫顺玲   来源: 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十七年”   女性文学  
描述: 时代造就文学。建国后,中国的社会迅速发生了重大变革,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阶段。作为描写生活、反映生活并推动生活前进的文学艺术的发展,也同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十七年”中,女作家同男作家一样,把笔触伸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采用各种文体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虽然不像“五四”时期和八、九十年代那样形成中国女性文学的高潮,但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并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性特征。从杨沫的《青春之歌》、草明的《乘风破浪》、茹志鹃的《百合花》、宗璞的《红豆》等的知名度之高和影响度之大便可知之。
另一种真实——中国20世纪50~70年代女性文学分析
作者: 岑泽丽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文革”   政治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20世纪50~70年代女性文学是政治意识较强、女性意识淡化的文学,这种情况发展到“文革”女性文学时期推向极致,政治意识基本取代女性意识。“文革”女性文学是“十七年”女性文学的承继和进一步政治化的发展。这近三十年女性文学虽然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但仍难以掩饰其艺术光芒。
附庸与裂变:十七年女性小说中的成长叙事
作者: 黄玉梅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十七年”   叙事   女性文学  
描述: 在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十七年"的女性小说主要描述"爱情——革命"对立中女性解放与成长的故事,但在革命叙事中仍然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体现出从主流话语向女性话语裂变的特点。
论"十七年"女性文学中底层劳动妇女"解放"模式
作者: 马春花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同工同酬   劳动妇女   “五四”时期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一、新中国的成立:一种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女性具有重大的意义。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同工同酬、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男女平等,这些妇女解放运动孜孜以求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