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齐红,伍荣华,汪渊之,朱逸冰,刘蕾】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解读王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朱逸冰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意识
王朔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王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圣母、天使、妖女、剩女四类。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看,这些女性形象大都是没有女性主体真实自我生存价值与生命意志的能指符码,从中可以觉察到王朔创作中浸透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男权意识对女性角色的价值规范和内在欲求。
-
论托尔斯泰女性形象塑造的思想艺术
-
作者:
伍荣华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
女主人公
安娜·卡列尼娜
现实主义
托尔斯泰
思想艺术
少女时代
女性形象塑造
娜塔莎
道德探索
-
描述:
从尼古连卡到聂赫留朵夫,“托尔斯泰式主人公”虔诚的社会道德探索也是托尔斯泰的探索。从娜塔茨到马斯洛娃,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出作家在妇女问题上的思想轨迹。 从冲过客厅、滑脱披肩、大笑的那一刻起,娜塔莎的光彩就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睛。她纯洁、聪颖又敏感好动。她会想象自己在月圆之夜“飞起来”,她会天真地认为自己前世是天使,她会“从进入舞会的那一刻起,就陷入了恋爱状态”……这就是少女时代的娜塔莎,全身心洋溢着生命的欢乐。 但作为具有强烈道德感和使命感的现实主义艺术家,托尔斯泰的主人公身上都负载着一定的道德和人生使命。
-
试论托尔斯泰女性形象塑造的思想艺术
-
作者:
伍荣华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试论托尔斯泰女性形象塑造的思想艺术
-
心灵的勘探与书写——试析女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形象
-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乡村女性
心灵表现
-
描述:
女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形象虽然不多,但在塑造和表现时却体现出男作家所没有的优势,即对乡村女性内心世界的把握与传达,本文以罗淑、丁玲、和萧红为例分析了她们作品细腻而敏感的心灵书写,及因此而在艺术上形成的、与男作家的互补与映照。
-
女性写作:寂静之声
-
作者:
齐红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玫瑰门》
20世纪
陈染
女性写作
女性问题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私小说”
-
描述:
女性写作:寂静之声
-
拒绝与诱惑──《玫瑰门》与当代女性写作的可能性
-
作者:
齐红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作为世纪末女性写作进程中具有转折意味的创作标志,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以“变态的”和“多面性的”女性姿态完成了对中国现代女性形象塑造的一次革命,它以真实的“丑陋”颠覆和亵渎大众读者对女性角色的阅读期待,并因此而预示着当代女性写作的新的视角和另一种可能性。
-
都市欲望中的浮沉与挣扎:张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灵特征
-
作者:
齐红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欲望
心灵特征
叙述方式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都市女性
“新写实”小说
张梅
城市小说
-
描述:
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女性作家像张梅这样集中而深刻地展现大都市女性的心灵景观,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张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世纪末现代都市女性在无所不在的欲望冲击下的浮沉与挣扎的迷离图画。从第一次拿起张梅小说开始(这篇小说就是《这里的天空》),我就认定将有一种全新的素质出现在世纪之末的女性写作中,这种素质是包括小说表现内容和小说形式在内的全面概括。 一 从表现内容上讲,张梅的小说是地地道道的城市小说,这似乎不足为奇,因为就整个女性文学的题材选择来讲,城市表现远远多于乡村表现,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女性作家能像张梅这
-
传播媒介中职业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蕾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传播媒介
形象分析
-
描述:
本文聚焦“媒介从业领域中的职业女性”和“媒介传播内容中的职业女性”,结合女性对媒介活动的参与程度、媒体社会性别意识呈现状态、媒体的女性形象表达方式等内容,对传播媒介中职业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此举关系到传播媒介中职业女性的精神成长和自由人格塑造,有助于她们在逼仄环境中,认清现实处境,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
活在当下憧憬未来:现实中的职场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蕾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职场
凸显夸大
羡慕尊崇
女性形象
遮蔽消弭
-
描述: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然地与这个世界、这世界上的"他人"建立一种联系,进入职场之后,这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繁复起来。在此其中,作为职场中的女性,更是有可能遭遇比男性更为复杂的关系和矛盾。了解并正视女性个体在职场中的现实生存状态,于平凡中担起责任夯实基础、于困苦时正视压力调整心态、于光鲜处保持清醒奋发不辍,必将能帮助我们更为踏实地活在当下,憧憬未来。
-
从模糊到清晰: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蕾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 上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青年时期
模糊
清晰
朋友
村上春树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村上春树曾说道:“我朋友并不多——就学院的两个。一个是我现在的妻子。另一个也是个女孩。我的朋友只有女孩。”([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冯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这是他对自己青年时期社交状态的一种描述,我们显然无法窥知在那之后的岁月,村上究竟又结交了多少位朋友,其中男女比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