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魏国英,郑玉顺,唐觐英】搜索到相关结果 36 条
-
女性学学科定位及理论发展
-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女性与社会发展——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女性学
学科定位
-
描述:
我国高校女性学在新的世纪里应如何建设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答的课题.我们认为,女性学学科建设要增强学科理论的原创意识,走"综合创新"之路;求得科学的学科定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推进理论深入发展.
-
近三十年中国女性文艺形象塑造与女性关怀
-
作者:
魏国英
陈诚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十年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
描述:
近三十年来,中国女性文艺形象塑造与女性关怀在时代发展的主题下,经历了一个不断转变与深入的过程:在社会解放、婚姻家庭、女性自身需求等不同层面展开;从女性社会角色承担、自我身份认同及生理本能彰显等不同维度深入女性真切的现实关怀,这是一段在矛盾、困惑与不断质疑中走向深化与完善的女性生存之路。
-
民族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势在必行
-
作者:
郑玉顺
杨玉
戴成萍
来源:
民族教育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
民族高等院校
学科建设
-
描述: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标志应该是:明确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学理论;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运作方式,具备比较充分的学术积累和一定的学术影响;拥有一批从事女性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承认。
-
民族院校女性学科建设势在必行
-
作者:
郑玉顺
杨玉
戴成萍
来源:
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学科
高等教育
民族院校
学科建设
-
描述:
本文对族院校女性学科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中国高校女性学科建设的进程与特征、民族院校开展女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民族院校开设女性学和女性人类学教学的设想等进行了探讨。
-
在回顾中反省 在展望中发力——“北京世妇会+20:我们在行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魏国英
杨林翰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家庭生活
社会性别
北京世妇会
研究中心
中外妇女
女性研究
女性学
性别研究
家庭暴力
-
描述:
2015年5月21-22日,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性别课程中心、韩国启明大学女性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北京世妇会+20:女性在行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从法律政策、历史文化、家庭生活、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围绕职业女性、老年妇女、女农民工、女大学生以及同性恋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建设
-
作者:
魏国英
康沛竹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女性学
-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思想,女性学揭示女性的本质、特征、存在状态及其发展规律。21世纪,中国女性学须创新;须坚持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现实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须吸收和借鉴国外女性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