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韩贺南,王向梅】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 回顾与展望
-
作者:
韩贺南
王向梅
来源: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妇女学
中国
研究
学科建设
-
描述:
本书是全国各地女性学资深专家和海外学者、学养深厚的中青年学者,以中华女子学院主办的“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国际论坛”为基础,围绕女性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展开的专著性质的文集。
-
妇女理论与妇女运动的跨学科思考:“中国特色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王向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参政
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解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妇女发展
学术研讨会
妇女研究
-
描述:
2012年12月9-10日,由中华女子学院主办的"中国特色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美国德儒大学、山东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
-
加强女性学学科建设 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学术论坛综述
-
作者:
王向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津师范大学
专业人才培养
女子
女性学
学术论坛
学学科建设
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
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女性
-
描述:
2011年6月24日,由中华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女性学系主办的"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学术论坛暨女性学系1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在京召开。中华女子学院黄海群常务副书记出席会议并致辞。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教授代表来宾对女性
-
中国妇女运动的“阶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研究
-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阶级
会议决议
妇女运动
文本分析
-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关于中国妇女运动的阶级分析与评价,发现妇女运动是凝聚阶级、民族与性别多重关系的颇具张力的概念。劳动妇女运动和一般妇女运动是两个基本分析范畴。党对妇女运动的评价与态度随着革命形势而发展变化,充满辨证法思想。
-
阶级与性别的“联盟”:中共首部妇女运动决议及相关文献研究
-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党的文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阶级解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劳动解放
-
描述: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颁布的首部妇女运动决议,其中关于妇女解放伴随劳动解放进行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回应中国妇女和妇女运动的特殊问题,融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发展出来的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基本命题。这一基本命题的提出,有如下理论给以支撑:妇女整体是一个被压迫阶级;妇女作为生产与家庭奴隶的双重身份;经济独立是妇女解放的要旨。简言之,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的联盟是共同消灭私有制、反抗阶级压迫的现实选择。
-
中国妇女运动实践对妇女理论基本概念的建构
-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范畴
女子解放
基本概念
理论背景
-
描述:
本文以为,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建设要在妇女运动实践中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梳理,因而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五·四”时期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其基本概念、核心内涵及其理论背景。认为这一时期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女子解放”,其基本含义是女子摆脱屈从男子的地位,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自由。其理论背景较为复杂,有“天赋人权”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进化论、人道主义理论,而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几个分析范畴的产生:“妇人运动”与阶级、妇女与劳工、妇女与社会主义、妇女与民
-
中国共产党关于阶级解放与妇女解放关系的基本主张——中共首部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及相关文献研究
-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社会生活探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中国共产党关于阶级解放与妇女解放关系的基本主张——中共首部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及相关文献研究
-
中国妇女运动实践对妇女理论基本概念的建构——“五·四”时期“女子解放”的含义及其理论背景
-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中国
“女子解放”
-
描述:
本文以为,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建设要在妇女运动实践中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梳理,因而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五@四"时期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其基本概念、核心内涵及其理论背景.认为这一时期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女子解放",其基本含义是女子摆脱屈从男子的地位,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自由.其理论背景较为复杂,有"天赋人权"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进化论、人道主义理论,而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几个分析范畴的产生:"妇人运动"与阶级、妇女与劳工、妇女与社会主义、妇女与民
-
中共将妇女解放纳入民族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及理论支撑
-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民族解放
女国民
-
描述:
中共四大的妇女运动决议案首次提出将妇女运动作为民族解放运动要素的理论原则。它顺应了20世纪初劳动解放、民族解放、妇女解放的国际潮流,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根植于"我在家国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回应了"一般妇女运动"对待革命的立场与态度等重大问题。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了社会系统理论、人道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观点,以国权、人权、民权与女权的相互关系及"女国民"身份建构的相关理论为支撑,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必然性,而并非仅仅是"收编"妇女运动的策略或对妇女进行革命动员的口号。
-
阶级、性别与民族关系交融的多重身份: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妇女的阶级分析
-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重身份
阶级划分
无产阶级妇女
-
描述:
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对中国妇女的阶级划分可知,无产阶级妇女是凝聚阶级、民族与性别多重关系的概念;阶级分析是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进行革命动员的方法,是制定妇女解放方针政策的依据;无产阶级妇女的概念对当时中国妇女主体身份的建构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