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女性的教育—《妻子与女儿》中主要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甄艳华   韩艺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妻子与女儿   女性主义  
描述: 《妻子与女儿》是盖斯凯尔夫人的最后一部小说,作者在《妻子与女儿》中塑造了两位女儿的形象,莫利和辛西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两位主人公的女性人物形象,是不同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盖斯凯尔小说《妻子与女儿》
作者: 韩艺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妻子与女儿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早期和中期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尽管生活琐事繁杂,盖斯凯尔还是以过人的精力为后世留下了七部长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一部传记和超过40部短片小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盖斯凯尔的小说备受各类学者和批评家的重视,成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坛上璀璨夺目的重要女性作家。《妻子与女儿》(1866)是盖斯凯尔最后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小说,也是盖斯凯尔创作技巧达到巅峰时的作品。在这部小说里,通过对四个主要女性人物的描写,盖斯凯尔提到了从女儿转变到妻子的教育这一全新话题。
《奥菲莉亚》的悲剧——浅析拉斐尔前派
作者: 韩艺莹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   文学   艺术   悲剧   奥菲莉亚  
描述: 从1810年至1820年的英国摄政王时代到维多利亚王朝建立期间,国家政治日益腐朽,贵族享乐之风比以前更加放纵,许多问题已经摆在了社会面前。艺术上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繁荣,这种繁荣中却潜藏着某种危机,布莱克晚年的艺术消极倾向就是艺术家对现实失去信心的表现。这段时间里,英国社会上出现了一派柔糜的浮华之风,艺术上出现了浓厚的矫饰风气,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泰布尔曾于1821年预言过,在三十年之内英国艺术将濒于灭亡。严峻的社会现实,引起了一群热血青年艺术家的认真思考。他们认为艺术应该随时代而发展,不能因袭教条,应该创新
杨家将故事中的杨门女将形象研究
作者: 韩艺通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案分析   演变   杨家将故事   杨门女将   思想文化背景  
描述: 杨家将英勇抗击外敌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其中武艺高强、英姿飒爽、与杨门男性同样保家卫国的杨门女将形象,尤其得到民间受众的欢迎。本文以杨家将故事中的杨门女将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形象群体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分析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及其所反映的思想理念,并就这一群体形象的产生与明代社会的关系,略谈自己的看法。本文分绪论、第一、二、三章、结语五部分。第一章,探讨杨门女将形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有关杨家将的历史记载为源头,以相关题材的元杂剧、明代小说和清代、近现代地方戏曲等作品为考察范围,从女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