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女解放的艰苦历程
作者: 陈丽霞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构     实现   编织   追寻  
描述: 纵观张洁关于婚姻爱情题材的几部代表作品,她塑造了一批20世纪女性的形象,探索了中国妇女的婚姻爱情问题,揭示了妇女解放的艰苦历程。
女人不是月亮——评张爱玲小说《霸王别姬》中虞姬形象
作者: 宋红霞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霸王别姬   虞姬  
描述: 《霸王别姬》是张爱玲唯一的一篇历史小说。这篇小说通过虞姬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张爱玲的女性意识。虞姬是张爱玲笔下第一个较为成功的女性形象,在张爱玲创造的多彩多姿的女性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分析
作者: 段海霞   来源: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   自由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描述: 莎士比亚喜剧中出现了许多聪明智慧的女性形象,她们敢于为争取自由、人权及社会尊重而斗争,具有反叛性。但由于历史及社会的局限性,莎翁在喜剧结尾处将女性塑造成了与社会传统习俗更为相符的形象。
出走与走出:曹禺剧作对叛逆女性的命运探索
作者: 李霞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出走   曹禺   女性形象  
描述: 曹禺在早期的四大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塑造了如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情感丰富、性格各异、命运多艰的女性叛逆者的形象,她们的命运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从无觉悟和无反抗到觉醒到彻底的醒悟,最终勇敢地冲出封建藩篱,投奔光明,表现了曹禺对封建旧制度下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深切的同情,对新时代新社会的憧憬与肯定。
抗争—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摩尔形象解读
作者: 许锦霞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争精神   小说创作   英国小说   性格   摩尔·弗兰德斯   鲁滨逊   笛福   弗吉尼亚·伍尔夫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摩尔·弗兰德斯》是享有英国小说之父之称的18世纪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所创作的小说中堪与《鲁滨逊漂流记》相比的一部力作。弗吉尼亚·伍尔夫称《摩尔·弗兰德斯》可以与那些为数不多的、堪称无可
一个由丧失自我到找回自我的女性
作者: 宋江霞   来源: 躬耕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蒂尔德   悲剧形象   女主人公   虚荣心   思想观念   丧失自我   莫泊桑   性格   女性形象   人性论  
描述: 毋庸讳言,虚荣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大小、强弱不同罢了,站在人性论的角度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你付诸行动让虚荣心满足的过程中,生活往往会给你开一个可怕的玩笑。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多少年来,我们中国的读者几乎完全一致地认为:玛蒂尔德正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今天,当我重读《项链》时,一些疑问自然地萦绕于脑中,难道我们从小说中就读不出别的味道吗?对玛蒂尔德就没有别的看法吗?她丢失项链确实使她完成了一出悲剧吗?她的性格从那个晚上起到底有没有转变呢?当我们的思想观
京剧老旦形象的塑造
作者: 周霞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舞台实践   现代京剧   重要性   形象塑造   演员   人物类型   老旦   女性形象   特殊性  
描述: 老旦,是京剧乃至整个戏曲旦角行当中十分重要的人物类型。笔者作为从艺多年的京剧老旦演员,想通过自己的舞台实践,谈谈老旦形象塑造的一些体会。首先,演员必须深刻理解老旦角色的特殊性、重要性。
性别重心的失衡
作者: 李应霞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妇女问题   女性主义运动   妇女运动   思考   女性形象   基本特点   男性   性别   政治角度  
描述: 一、社会、政治角度的思考纵观历史,中国的妇女运动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参与者中极少有女性,更遑论由女性自觉发起,运动的倡导者往往是男性,运动因而也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启蒙特征,这就使妇女缺乏追求自身性别群体独
论《布里尔小姐》中的社会认同
作者: 鹿清霞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社会认同   《布里尔小姐》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很多作品都对身心遭受不幸的女性形象表达深切的同情,《布里尔小姐》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布里尔小姐独自生活在异国他乡,备受孤独的煎熬,一直渴望融入社会,但是她善意的努力却因为两位年轻恋人残暴的人性而以失败告终。本文运用心理学家亨利·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分析了布里尔小姐所经历的从社会中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被抛弃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解读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丽霞   来源: 现代企业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解读  
描述: 丁玲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权主义的现代女作家,她从创作伊始就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在很多作品中都反映了女性的内容,突现各种莎菲型女性的形象。本文从女性意识的角度来说明女性追寻完整的自我和自身价值所经历的艰难历程。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