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8-1917)
-
作者:
闫雪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女性解放问题成了一个关系民族危亡以及民主革命进程的重要因素。同一时期,中国小说也在进行着现代化转型,新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而女性自然就成为其重点关注对象。与传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相比,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按女性形象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温顺佳人,女学生、女教员、女豪杰、女革命家等形象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女性活动不再拘囿于家庭生活,而转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女性命运不再单纯代表女性个体生存状态,而与国家
-
女性网络红人媒介形象分析
-
作者:
管雪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媒介形象
女性网络红人
网络传播
-
描述:
伴随着互联网的勃兴,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借助网络自由、开放的平台,展开对话语权和自我认同感的狂热追求。网络红人风靡于虚拟世界,并借助超高的受关注度引起传统媒体的追捧,从而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女性作为网络红人中一个独特的群体,是吸引受众最多,也是受到议论最多的一个群体。自2003年木子美以性写作而爆红网络以来,诸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流氓燕”、“凤姐”等女性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她们或是凭借自身的先天优势而得到网友的青睐,或靠低俗、丑态的方式获取关注,成就自己,其中也不乏无稽荒诞之举。她们的相继
-
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研究
-
作者:
冯雪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叙事局限
世纪之交
人物类型
-
描述:
在阅读大量的官场小说、职场小说后,我有了想要做些深入研究的想法。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的选题意向源于我对谴责小说批判精神当代化的思考。思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世纪之交官场小说创作是否是对我国传统的文学讽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当代官场小说有哪些特点和局限性;官场小说作家大多是男性作家,那么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否有类型化特点。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广泛阅读相关著作,选取了几个较独特的角度来形成论文,如官场小说从古代到当代的发展,梳理了官场小说发展繁荣的原因,归纳官场小说类型,比如清官型、求索者、迷茫者。分析了作品中
-
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问题
-
作者:
米雪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入关前
犯罪
八旗
女性
-
描述:
中国的犯罪学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20-30年代,才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但当时的多数著作都是翻译介绍外国的一些研究成果。直到社会学家严景耀的《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出现,才开辟了中国犯罪学的新领域。女性学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特别是中国的女性学,起步更晚。虽然清代女性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有关女性犯罪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通过对有关案件的分析,试图对清入关前社会女性犯罪行为的动机、原因和后果作出某种解释,同时对当时社会对此行为的防范及控制作一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所谓的“三从四德”提出自己的看法
-
美在爱和死 凯特·肖邦作品赏析
-
作者:
万雪梅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肖邦
小说研究
K.
1851
1904
-
描述: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1-1904)主要因其小说的女性主义题材而被女性主义者“重新发现”,她的曾因为较早涉及婚姻中敏感话题而被查禁了半个多世纪的《觉醒》(1899)后来被认为是一部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和经典,因此,人们对此著述较多,然而,她作品的意义远超乎此。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她的作品给人的强烈美感,从宗教、哲学和美学等层面,借鉴西方哲学理论和东方哲学思想,全面系统地研究她作品中爱与死的主题。
-
从《巨人传》中的女性描写看拉伯雷的女性观
-
作者:
李雪君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巨人传》
女性观
拉伯雷
女性形象
-
描述:
《巨人传》是作者拉伯雷用一生心血写成。在这部作品中,女性描写所占比例非常小,也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但是,从这些不多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拉伯雷的女性观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一方面,丑化和妖魔化女性或者轻视女性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对女性存在男权主义的幻想,将心目中的女性理想化、神圣化。这样的女性观的形成受到社会环境和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女性观所影响,也与作者在创作中充分发挥怪诞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有关。拉伯雷通过这样的女性描写,对教会女性观和禁欲主义进行了批判,也是对当时的修道院中女修士的淫乱行为的揭露和嘲讽。
-
被叙述的客体:谈电影《茉莉花开》中男性的凝视
-
作者:
马雪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
-
描述:
电影《茉莉花开》以三代女性的故事为主线叙述了三代女性不同的命运和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主要歌颂了新时期女性独立向上的生活状态。但在影片的背后,三代女人都没有逃脱被抛弃的命运,女性依然是在男性凝视的目光中出现,而男性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花"则是在被男性抛弃后的淡然,回归于一种天然的母性达到与男权社会的和解,男性始终在背后控制着叙事,女性成为被叙述的客体。
-
清水出芙蓉:析曹丕《燕歌行》的美学意蕴
-
作者:
马雪艳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燕歌行》
相思
美
-
描述:
曹丕的《燕歌行》是一首具有多重美感的诗歌。它用简约之笔绘就了一幅典型的秋意图,呈现出物境之美;它的形象之美体现在诗中塑造了一位美丽、哀怨、深情的女性形象;作品为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而具有一种幻境之美。
-
灵魂的荒凉与拯救:杜拉斯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
作者:
黄雪莹
姚锦莲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张爱玲
荒凉
女性文学
拯救
-
描述:
杜拉斯与张爱玲虽然是不同国家的作家,但是她们的作品却都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揭示了人类灵魂的荒凉、道德的缺失、生命的无耐等主题,她们企图通过创作对人性的失落进行反思,探寻拯救日益堕落的人类灵魂的途径。
-
浅谈中国女性主义小说的主题类型
-
作者:
白雪倩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类型
女性主义文学
价值取向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小说作为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支点,贯穿了女性文学发展的历史.女性主义小说通常是指具有女性意识或女权意识的文本,其创作以异于男性主流叙事话语的姿态,在价值取向层面的多向选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写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仍然“在路上”.